阅读是成长的重要途径。受过教育人的都会认字,但是,并不是说认字就会阅读。艾德勒和范多伦所著《如何阅读一本书》就是一本教你如何阅读的经典之作。我的理解,他们是从阅读者态度、阅读层次和阅读方法三个维度来阐述如何完成高效而又收获理解力的阅读之旅。
阅读态度是决定阅读效果。要想有效阅读就必须成为一个主动的阅读者。这是作者贯穿整本书始终,并且不断强调的一个观点。按照作者的话说,就是要作一个“自我要求的阅读者”。如何成为一个自我要求的阅读者呢?首先要有清晰的目标,要为增进理解力而阅读,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得资讯或者知识。其次,要善于提出问题,比如:这本书谈什么?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等等?再次,要善于做笔记。做笔记可以帮助阅读者保持清醒,帮助阅读者思考和记住作者的思想。做笔记的方法总体来说,可以分为结构性笔记、概念性笔记和辩证性笔记。其实这对应着三种不同层次的阅读水平。阅读者最终要在实践中培养符合自己特征的阅读习惯。
把阅读划分不同的层次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也是本书写作开展的内在逻辑。本书把阅读分为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是最低层次的阅读,可以理解为认字层次一种非常浅层次信息的获取。检视阅读是一种更高一些层次的阅读水平。这是通过快速阅读书名、序、目录等快速阅读方法,把握书本逻辑脉络的粗浅阅读水平。与这种阅读层次对应的笔记方法主要是结构性笔记。分析阅读应该是增进理解力,获得成长主要的阅读水平。分析阅读的三个阶段,十五个规则,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分析阅读要实现从语言到思想的转变,要实现从作者观点到读者的理解的转变。作者关于分析阅读层次的分析很详细,详细得有些琐碎。作者的举例过于分散,不利于读者对书中所阐述的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这是一本实用型的书,关键不是知道书了讲了什么,为什么这么讲。而是既然认可了作者的阅读规则,就要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践行这些规则。单字——主旨——论述——评论。这应该是阅读分析的基本逻辑。与分析阅读对应的笔记方法是概念笔记。最高层次的阅读是主题阅读。主题阅读不是本书介绍的重点。在书中概述了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第一步,找到相关章节;第二步,带引作者与你达成共识;第三步,厘清问题;第四步,界定议题;第五步,分析讨论。把阅读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有助于读者把握阅读的轻重缓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不同的书采取不同层次的阅读水平,提高阅读效率。
本书还介绍针对不同类别的书应该采取的阅读方法。这部分这本书单独成篇,有很多启发性的论述。但是整体显得有点啰嗦。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因此,分析阅读的首要任务是给书籍分类,其目的应该也在于此吧。阅读是一项主动的活动,对作者的要求越多,你的收获就越多。不同类别的书,要有不同的要求。
本书开宗明义讲,这是为阅读的人而写的书。尤其是为那些把读书的主要目的当作是增进理解能力的人而写。阅读是一个看似人人都会,却少有人精通的艺术,是我们个人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根本技能。想要提升阅读技能,这是一本值得进行认真分析阅读的书。要想成长,就要主动阅读。越主动,越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