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踏上教师的工作岗位已经有近十八年的时间,一直担任语文教学的工作。从刚毕业做了半年初中的代课老师,到正式分配到初中教了三年半,后来就一直在小学。教过的学生很多,不同年级的孩子有不同的特点。我发现孩子们越大越不喜欢说话,这里的说话是指课堂上正式的发言。一年级的小孩子刚上学还比较新兴,总喜欢上课老师提问的时候把手举得高高的,总爱争着抢着回答问题,那时候虽然课堂纪律有点乱,可是氛围却很活跃。后来年龄慢慢大了,学生渐渐不爱发言了。课堂变得沉闷了,有时候课堂成了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孩子们都愿意做听众。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老师的原因,也有学生的原因。如果老师对孩子的发言要求太高,过于苛刻了,不能从正面去评价学生的发言,总是给孩子找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不愿意再站起来回答老师的提问,因为他们也有自尊,他们也怕一次一次的打击。于是,课堂上除了几个孩子其他人都选择了沉默。
今天下午我检查一篇文章的背诵,两段文字,连续两个晚上的背诵,抄写,默写。自认为是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准备了。我问谁愿意起来背一下的时候,却没有人举手。沉思片刻之后,我决定换一种方式。于是我让孩子们全体起立,然后谁愿意背诵课文谁举手,谁背诵完了谁坐下。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体罚,我只是想用这种方法激励孩子把手举起来。别说,这一招还是有用处的,站着毕竟不如坐着舒服。于是,一个个孩子争先恐后地把手举起来,顺利背完就可以坐下。看着别人都坐下了,那些背的不太熟练的也小声地反复地读起来。站着的人越来越少,就连平时几个成绩特别差,作业总是完不成的同学也居然顺利地背了下来。杨浩然,齐梓越,平时的课堂上很少有机会举手发言,也争先恐后地举手要求背诵,并且背得非常流利。最后一节课下来,全班三十九个学生只有张新沆自己没有顺利背下来。
通过这节课,我发现孩子们之所以不愿意举手,实在是缺少动力,举手发言和不举手发言没有什么区别,所以都选择了沉默。而这次,举手背诵了就可以坐下,有利可图,自然谁都怕落在后面。我在想平时的课堂上我们可以给孩子什么利呢?让孩子们主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学习才能更有效果。这也是每一个老师需要反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