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部豆瓣评分高达9分的电影,大部分人的评价都是小清新、文艺、治愈、美食。
一开始,我也是抱着想要「被治愈」的心情去看的,但看完之后却觉得,这部作品也可以是一部成长励志片。
不同于《龙樱》这种热血中二式的励志,《小森林》式的励志,来源于日复一日的劳作所带来的自我觉醒。
特别是到影片结尾的时候,镜头一直在女主市子的当下和过去之间来回切换,让人回忆起在影片中一起陪女主走过的春夏秋冬。
之前读《探索日本长跑者的传奇世界》一书时,该书的英国作者说,日本人喜欢通过艰苦的训练,逐步剥离掉这个社会加在身上的责任义务和身份枷锁,同自己的内心对话,最终发现自己的真正灵魂。
这个结论套用在《小森林》上,也同样适用。在大城市无法生活下去的市子回到小森后,在每天重复的耕作和烹调中,不断地与母亲和自己对话,逐渐找到了重新开始认真生活的信念。
一开始的市子,只是把小森当做一个暂时的居所,以此来逃避她在大城市的失败。在独自劳作了一年之后,市子才意识到,自己的生活一直都是由小森馈赠的,但自己却把小森当做一个暂时的逃避所,实在是太对不起小森了。
所以,她选在了重新去大城市奋斗。5年之后,又作为推广小森物产和文化的发起人,希望吸引更多人来小森生活。
过去在小森独自生活的市子,安静寡言。而在影片结尾,5年后又回到小森的市子,在台上翩翩起舞,温柔又坚定。
看到这样的市子,我不由得觉得又欣慰、又感动,因为我自己也有过跟市子差不多的经历。
几年前刚到墨尔本的时候,因为生活过得不顺心,内心充满了迷茫,每天只是机械地「应付」生活。
直到半年后的某一天,因为又一次的求职失败,我才惊觉自己其实一直在逃避和抵触在墨尔本的生活:因为内心总觉得自己不会长期住在这里,所以也从来没有认真、努力地在这座城市生活。
在那一次小小的「自我觉醒」之后,我开始认真面对,逐渐也在这座城市扎下了根。
某位作家说过,即使是再微小的事情,只要日复一日的坚持,也总能生出某些类似于「信念」一样的东西来。
对于市子来说,这种「微小的事情」,可能是坚持每天亲手给自己做一顿自然简单的美食;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样「微小的事情」,可能是坚持每天坚持记录下值得自己感恩的小事、拍一张上班路上的风景、画一张简笔画。
无论是哪种小事,只要日日坚持下去,都会化为让我们面对这个复杂世界的勇气。
相关文章:
成长的前提,就是对自己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