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我,从来没有分享转载文章的习惯,朋友圈里的所有内容都是自己发布的文字跟图片。大概也是因为强迫症的缘故吧,总觉着那样冷不丁的一条转载分享,就打破了原有的形式,会让自己觉着别扭。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刚开始接触新媒体这个行业时,为了那么一丁点可怜的阅读量,我也曾经让别人帮忙转载过。好在就只有那么一两次,后来的我觉悟倒也算快,再也没让人干过这事。
似乎现在有一种情分是朋友圈里的人情。有做微商的需要朋友转发的;有各种活动需要拉票的;有需要集赞换优惠的;也算是各色各样。看似举手之劳,但我总觉着人与人之间的情分应该还是有一个限度吧。或许每一次的点赞,投票,转发,都是以消耗彼此的情谊为代价。
我是一个极不愿意欠人情的人。即便是最亲近的家人或朋友,我都不想要麻烦,所有自己能做到的事绝不会去打扰他人。我不知道这样的性格是好是坏,是不是如果分的太清,反而会让彼此间有距离感。
不过至少这样的自己,心里上会平和一些。不去过度的依赖别人,就不会有太多的不如意也不会有太多的抱怨。
但又很奇怪,如果有人找我帮我,我又是极其乐意的,我会觉着她遇到困难的时候首先能想到的是我,就表明在她心里我们的关系是亲近的,就会让自己有一种被在乎的感觉,朋友间相互信赖的感觉。
所以人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的生物,如果换位思考一下,有时候对朋友的打扰也是一种亲密行为。当然这里指的不是朋友圈里那些已经很久不联系的朋友突然来一条信息,让去他主页第几条状态点赞或投票的情况。
朋友圈里还有一种现象叫做点赞和评论。每个人发朋友圈,应该或多或少的都在一个虚幻的场景里找一丝存在感吧。毕竟生活的圈子就这么大,生活中偶有的精彩就是想要分享出去博几个点赞;又或者大费周章的修图甄字琢句,只为引起朋友圈里某一个人的关注而已。
我不太评论别人的朋友圈,也不太点赞。基本上都只是默默的浏览,不过也有那么几个朋友,她的每一条状态我都点赞,我的每一条状态,她都点赞。
最近不明白一个现象。朋友圈里可以设置对朋友三天可见,或者半年可见。我一直不明白朋友圈推出这项功能的逻辑跟意义何在。一直觉着,如果一个人会主动你翻看你的朋友圈,本就说明两人的关系很是亲密。
这种设置“伤害”的只是关心你的朋友,而普通朋友连知道你对朋友圈权限做过设置的机会都没有,不关心你的人不会主动进你朋友圈。
朋友圈里有一项只对部分人可见不可见的功能,想想这个世界也是够复杂的,简单如这样一个网络社群,我们呈现在不同人眼里的还是不同的自己。或许也是应了那一句“你所了解的我只是我想让你了解的我”。
还有一部分设置是直接对某些人关闭查看权限,点进主页是一条突兀的横线,这种感觉其实挺糟糕。一份关心就这样落空。所以我的朋友圈里没有对任何人关闭查看权限。
当每天刷朋友圈成了我们呼吸吃饭一样自然的日常时,偶尔也会在想除了浪费时间还有什么意义。曾经的我尝试过不刷朋友圈,坚持久的有连续3个月没有点开过,短的时候一周左右。其实发现坚持几天也就习惯了。
不翻朋友圈的时候,其实感觉也没有缺失什么。我对关心的朋友还是偶尔隔断时间会主动进她主页刷她这段时间我错过的那些状态。也是那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对朋友有了划分,知道几百号的朋友圈里那些是我真正关心的朋友。
在乎的就会主动关心,不在乎的亦无须浪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