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高声朗诵《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下》,其中对于孟子离开齐国的这一段对话蛮有感触,某人企图以个人身份名义将孟子换留下来继续为齐国服务,但是孟子并不卖他的帐,他一开始很生气,觉得自己真正的诚心诚意,为了特意见孟子,先一天斋戒沭浴后才敢见孟子,希望能够得到孟子的重视,可惜,孟子的态度让他很失望。当然孟子并不打算彻底不与他沟通!而是跟他一起分析问题,以鲁穆公为了重用子思,是如何礼待子思的。但是子思对于鲁穆公没有施行仁政也不满意,最后还是离开,再看看齐宣王,表面上想重用孟子,实际上只是拉拢孟子,并非真心诚意地施行仁政。不能够施行仁政,长期久留齐国有什么意义呢?他这样以个人身份来换留孟子,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添乱。
原文如下:
孟子去齐,宿于昼。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夫子卧而不听,请勿复敢见矣。”
曰:“坐!我明语子。昔者鲁缪公无人乎子思之侧,则不能安子思;泄柳、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子绝长者乎?长者绝子乎?”
大意是:
孟子离开齐国,在昼邑歇宿。有个想替齐王挽留孟子的人来看孟子,严肃地端坐着与孟子谈话,孟子不理睬他,靠着几案就开始打磕睡。客人见状很不高兴地说:“我是先一天斋戒沭浴后才敢跟您说话,先生睡卧而不听,今后再也不敢请求见您了。”
孟子说:“坐下来!我明白地告诉你,从前鲁缪公要是没有人在子思身边侍候,就不能让子思安心。泄柳、申详要是没有人在鲁缪公身边侍候,就不能使自己安身。请你为年长的人考虑,远远是比不上子思的,是你拒绝长者呢?还是长者拒绝你?”
个人看法:
自古以来,老板与人才的匹配都是比较困难的,有的是老板把会用人,有的是人才感觉老板的格局不够大,跟着这样的老板没有发展,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现实生活中上演。齐宣王其实非常有诚意留住孟子,希望孟子能够为他出谋划策,能够帮助他实现富贵强兵之梦。其实孟子何尝不想留在齐国发展?齐国无论是国土面积,还是人口以及其他资源都是占优势的,如果齐宣王真正能够听懂孟子的话,并且依孟子的策略施行仁政,相信依齐国的综合实力,称王天下完全有可能实现。
问题是齐宣王这个老板,能听懂职业经理人孟子的话吗?齐宣王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与大格局吗?答案是否定的,齐宣王缺乏称王天下的格局。既然这样,为什么还要继续留在齐国浪费时间呢?
于是,孟子下决心离开曾经寄予厚望的齐国,但是身为一国之君的齐宣王还不死心,三番五次想换留孟子,问题是齐宣王与孟子两个人不是在一个频道上,齐宣王想要的与孟子想给不是一回事,加上三观不配。
回到现实中,有许多大老板,为了吸引真正有价值的人才,不惜血本,好不容易挖来的人才,有时候各自的观念有差异,而不得不分道扬镳。曾经出任百度总裁兼首席营运官陆奇于2018年5月19日突然离职,对百度的冲击很大,百度股票一度大幅度下挫,因为百度在关键岗位人员流失,必然会影响后续发展。但是,老板与职业经理人的理念最终发现难以真正的契合,分开是在所难免的,因为做到这个层面,大家已经不是为了生活来工作,有格局的人都必将为自己的价值观、使命去奋斗!所以,孟子之所以去齐,绝对不是齐宣王给予的待遇低,而是在孟子看来是三观不合所致。
余超林早读《孟子》感言集之164: 孟子去齐
2018-11-4 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