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武丁
武丁,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商朝二十二任君主。少年时遵父命与平民同劳作,得以知民疾苦和稼穑艰辛,与下层民众比较接近。继位后,想要复兴商朝,但没有得力大臣辅佐。因此三年不说话,将一切政事交由冢宰决定,自己则悉心观察国家风气。典籍记载有个叫傅说的人,是个奴隶。参加修建工程时,被掌管“百工”(官名)发现,向武丁举荐。武丁亲自去面见这位贤人,发现他果然谈吐不凡,是个经世济民奇才。于是武丁破格任用傅说为相,并在几位贤能辅政,励精图治,使商朝得到空前发展,国乃大治。
在位时期,通过对土方、包括羌方、人方、鬼方、虎方、荆楚、舌方和羌人等方国部落一系列战争,不仅消除边患,由此拓展商朝版图和势力范围。使商朝成为西起甘肃,东至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流域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史称“武丁中兴”或“武丁盛世”。在位59年而卒。 武丁大规模多年战争,虽为商朝中兴达到顶点,同时也留下暮哀曲。
妇好,好姓(古音(zǐ),同子姓),武丁的王后,是武丁六十多位妻妾中最得武丁喜爱的一个女人。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殷墟的甲骨文记录了她攻克了周边诸多方国,这在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