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在微信公号里经常看到“断舍离”的字样,朋友圈也一度非常盛行断舍离。
我今天读了十几页原著《断舍离》,感觉我以前对它的理解太肤浅了。
《断舍离》是由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所著,她在书中提出的人生整理观念就是“断舍离”。
以前我认为断舍离,就是在整理东西时,舍得扔,把对自己没用的扔掉,这样家里就会清爽许多。
但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断舍离没有那么简单。
“断”就是购物时三思而后行、不需要的东西就不接受、只添置必须的物品。
“舍”就是收拾没用的破烂,卖掉或赠送物品,缩小喜好的范围。
“离”就是脱离执念,了解自己,爱上自己,从而使自己心情愉悦。
它的本质是要你重新考虑自己与物品之间的关系,扔掉对如今的自己“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通过清理住所里没用的破烂儿和垃圾,达到清理内心垃圾的目的。
作者说,断舍离和单纯的扫除收拾不一样,并不是以这东西“很可惜啊”“还能用啊”为考虑的重点,而是要问“这东西适合自己吗”。也就是说断舍离的主角并不是物品,而是自己。
要以物品和自己的关系为核心,去考虑物品是否有留下的必要。只要是“我必须要用它,”“我现在很需要它,它对我很重要”此类的东西,值得留下,除此之外,都可以做扔掉或者赠送的处理。
读到这里,我忽然有点顿悟的感觉,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好东西太多了,很多时候,我们忘记了以自己为主角,忘记去思考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这些东西,反而以物品为中心,看它外表很漂亮、很时尚,买下来;看它运用了高科技、很有趣,买下来;看它很便宜、很划算,买下来。
日积月累,家里的东西堆得越来越多,却如同鸡肋:看起来都不错,实际上都没什么用。而自己每次收拾家里,对这些鸡肋的东西却也舍不得扔,总觉得它应该还有用,以后我可能还会用到它。这就是思维陷入了作者说的“主角变成了物品,而非自己”。
就拿我自己来说,每次换季都要对衣柜来一次大清理,但每次清理完,衣柜还是那么满。其实现在想想自己并没有做真正的大清理,有些衣服已经是不适合自己了,或者自己买了又不喜欢了,但整理的时候,总觉得这件还九成新呢,那件还没怎么穿过呢,那件我以后可能还会穿的,于是一件一件又放进了整理包,一季一季地在柜子里挪来挪去。柜子里的衣服也是愈来愈多。
按照断舍离的内在机制,我完全应该把那些看起来似是而非的衣服,全部清理出来,要么扔掉,要么赠送。当然了,斩断源头才是最根本的,那就是在买东西的时候,能够保持冷静,以自己为主角,想想这个东西是否真的是自己必需的,是否对自己很重要。那么家里一定会少很多不必要的东西。
作者简介:我是认真的果冻,一点小清新,一点小文艺,外加一点小污心。随心看世界,随手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