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朋友圈里,常年担任知心姐姐的角色。不管是未婚的小妹妹,还是已婚的大姐姐,遇到情感问题都会来找我聊聊。听的故事多了,想到的也多。找个什么样的人共度一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也是难题。迄今为止,没有哪种方法能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拥有幸福的婚姻。在《高手》这本书里,作者万维刚告诉我们了三种浪漫体制,仔细想想会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的一篇文章,题目是《你属于哪个浪漫体制》,他先写到俄罗斯移民女作家阿伦森的观点:俄罗斯人认为爱情至上,所有的事情都要为爱情让路,这种选择方式我们叫它“命运体制”。而阿伦森发现美国人特别讲究“选择”,会理性比较结婚对象能不能-满足自己的各种需求,人很独立,不愿意依赖对方。这种方式叫“选择体制”。那么这两种体制好不好呢?布鲁克斯说:“都不好。”命运体制太草率,而选择体制太现实。去考察一下幸福的婚姻,会发现,他们属于第三种体制—“契约体制”。在契约体制下,婚姻是个承诺,为了实现这个承诺,双方都需要改变自己。婚姻的第一步是很有偶然性的:遇到了心动的人就结婚了。最重要的是第二步,双方如何把婚姻维持下去。布鲁克斯说要建立“我们”这个概念。从此之后,生命中的优先级,两个人的关系是排在第一位的,排在第二位的是对方的需求,而你自己的需求只能排在第三位。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考量,许多解体的婚姻中,每个人都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的,然后才是对方,最后才是“我们”。文中提到除了我们之外。婚姻还有有一个更高得目的——孩子。这个目的会让两个人的关系更深入。但是孩子能不能让婚姻更持久,我在这里要打个问号,周围有许多人是恰恰是因为有了孩子之后才离婚的。孩子的确能让两个人的人关系更深入,但是同时有了孩子带来的变化,也让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机会更多。在中国的小家庭里,有了孩子之后家庭关系会比之前更复杂,双方的父母的深度介入,有时候会让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优先级的最底层,反而导致关系的破裂。布鲁克斯还提到了一个比孩子更高的目标—那就是增加自己的“可爱度”,意思是让自己变得更好,更值得爱。这个意思就是一个结了婚的人,会变得不那么自私,自己会变得更好。关于这一点,我倒是很赞同。一段好的婚姻一定是让人成长的,会从伴侣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会相互满足对方的需要,一起找到更好的自己,这样的婚姻才是幸福长久的。总之婚姻是一本厚重的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开方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体验。我相信一个追求自我成长的人,也一定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努力让自己拥有幸福的婚姻。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