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老师说大多数痛苦可以概括成两句话:
“我不希望自己这样,但确实我就是这样的。”
“我希望像别人一样,但我又做不到那样。”
换句话说,就是理想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存在非常大的差距。
对现实生活环境、现实中的我不满意,羡慕别人的生活方式,想要换一种活法。
我们对理想中的我有多么执着,就对现实中的我有多么不满。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拥有上进心、自我发展动力的人,他们有强烈改变自己、发展自己的愿望。
但是在改变这条道路上走的异常艰难,每向前一步现实中的我与理想中的我就会进行多轮拉锯战,互相争夺控制权。
为什么改变如此艰难呢?
1、不清楚改变的目的
经常听到“自律为什么这么难”?
“自律”一词,似乎成为现代人的一种基本美德,好像自己不能自律,就低人一等,没有底气,感到自卑。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自律,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
因为自律的本质是一种自我克制,自我违抗,而且必须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做,是反人性的。
可是为什么要如此辛苦的自律呢?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因为痛苦、焦虑,就想改变,却忽视了去思考自律背后的目的。
自律本身不是我们追求的目的,只是用来实现目的的手段,很多时候我们潜意识错把自律当成了目的。
一个人不清楚自律的目的,又怎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下去。
在短视频平台上,经常会刷到健身博主的视频,他们高大健壮,肌肉发达,浑身充满了力度和力量,不由得羡慕,希望自己变成他们那样。
在开始改变之前,首先应该了解清楚自己内心想要改变的目的。
如果内心只是想要被别人羡慕、追捧的感觉,那我们未必非要通过锻炼的方式,完全可以从自己更擅长的方面入手。
比如,擅长写文章,那我们可以写出10w+、100w+的文章,同样也能获得被别人羡慕、追捧的感觉。
如果是真心喜欢锻炼,不怕吃苦、内心坚定,即使没有练出那么完美的腹肌,也没有人羡慕,甚至被别人吐槽,也不影响锻炼的决心,这才是我们内心想要的改变。
对于许多人来说,改变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渴望。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为何需要改变。
想清楚了这个问题,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改变。
2、不清楚改变的本质
在心理学中,当人作出一个决策后如果被证实正确并且产生了好的结果,大脑就会向负责决策的区域发送“奖赏”信号,这会促进人的认知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良性循环,被称为“奖赏效应”。
在生活中,我们体验过打游戏的快乐、睡懒觉的舒适、暴饮暴食的感官刺激等,我们的大脑都从这些行为中受到了“奖赏”信号的刺激和正向强化,体验到多巴胺的快乐。
像跑步、阅读、学习等这些行为在体验完之后,大脑并不能立即接受到“奖赏”信号,也体验不到多巴胺的快乐。
长时间坚持这些困难的行为大脑接受不到“奖赏”信号,体验不到多巴胺的快乐,大脑就得不到正向强化,就难以长期坚持。
改变之所以困难就是我们习惯靠意志力强行逼迫自己与大脑硬刚,用一句话形容:“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陈海贤老师在《了不起的我》一书提到:“改变的本质就是创造新的经验,用新经验代替旧经验”。
通过新行为创造新经验,获的新反馈,新强化,并切身体验到新经验的好处,形成良性循环,逐渐替换旧行为。
一个人跑步无法长期坚持下去,那么一群人一起跑步会如何呢?
Keep这款app为所有运动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多元化平台,Keep设计者是懂得运用“奖赏”机制的。
Keep可以帮助用户记录运动轨迹、跑步里程、配速等跑步数据,发布动态时配有专属跑步水印,通过完成任务来获得跑步徽章,满足用户成就感。
基于用户多元化的运动需求,通过视频、音频、直播等形式,分享经验,获得他人的点赞和关注,满足用户自豪感和成就感,带动他人,成就自己。
同时也让大脑获得新经验、新反馈以及正向强化。
3、改变的方式不对
《改变:问题形成和解决的原则》的作者是保罗.瓦茨拉维克在书中提到有两种改变:
“内容的改变成为第一序列的改变,应对方式的改变成为第二序列的改变。”
书中还列举了两个例子:
一个做噩梦的人,在梦里可以做许多事——跑、躲、打、喊、跳下悬崖等等,但不论他怎么变换这些行为,都无法停止噩梦。我们将这种改变称为第一序改变。
跳出梦境的唯一方法,涉及一个由梦到醒的变化。显然,苏醒不再是梦的一部分,而是转到完全不同状态的一个改变。这一种改变,我们称之为第二序改变。
我们做不到真正的改变,是因为我们总在噩梦内行动,没有跳出梦境,清醒地做出努力。
瓦茨拉维克认为人们把改变停留在第一序列,导致改变本身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成为了一个问题。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大禹治水”就是运用了第二序列的改变方式。
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治理黄河。
鲧采用“堵”的方式治水九年,大水不但没有消退,而且越来越泛滥,因治水不力被革去职务,流放羽山,最终也死在这里。
大禹从父亲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疏通水道,使河水顺利向东流入海里。
黄河的水之所以泛滥成灾,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水中带有大量泥沙,流到下游平原地区,河沙淤积,加宽河床,导致流速变慢,进一步导致河沙淤积。
明末著名治河专家潘季驯提出“束水攻沙”,就是收紧河道,利用水的冲力,冲击河床底部泥沙,从而达到清淤防洪的目的。
他认为“以人治河,不若以河治河也。夫河性急,借其性而役其力,则浅可深,治在吾掌耳。”
直接去探究现象发生的重要事实,我们可以发现,事实会引导我们去找到答案。
4、期望值越高,挫败感越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我们的行为、习惯受环境影响太深,想要短时间内改变根本不可能。
人本身又具有趋利性质,就像口腹之欲一样,需要获得即时满足感,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放弃,是下意识的。
人在困境中期待100%的改变,常常会导致100%的挫败感,压力太大,就像一座山一样会把我们压垮,结果什么也改变不了,备受挫折,一蹶不振。
既不能用力过猛,适得其反,打击信心,又不能放弃摆烂,丧失动力。
只能在维持原状,几乎不改变的前提下,做出一点点改变的行动,松动生活里的焦虑不安。
这种策略重点不是于获得结果,而是此时此刻的行动。
简而言之,控制你能控制,接受你不能控制的。
5、写在最后
改变不应该成为考验我们意志力的问题,而应该成为考验我们智慧的问题。
与意志力相比,我们拥有无穷的智慧。
回头看,我们人类能发展至今,一直是用智慧去解决问题,不是靠意志压制问题。
《孙子·谋攻篇》中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改变过程犹如大脑中有两个我,互相争斗,夺取控制权。
清晰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运用我们的智慧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