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教练告诉我,TA认为现在读书最有效的是在1个小时内读完一本书并抓出最有价值部分。
今天尝试读了于尔根.沃尔夫《专注力--化繁为简的惊人力量》,形成一张结构图。
这本书好处是右脑准备的书,现在我们用左脑的结构化来解读一下。
序
《专注力》是给右脑型准备的如何做到有专注力的书
主题
找到专注焦点,采取专注策略,使用专注工具,最后用一系列有条不紊的专注步骤来实现所有目标
分论点1:找到专注的焦点
从帕累托原理(即80/20法则)开始,让我们了解为什么小朋友从出生到上小学是成长最快的,后来就慢下来了:关注做好的才是关键。
一个真正的目标不仅要具有SMART目标要素,而且一个目标只会有一个目标节点。何解? 当你树立的很多目标节点中,第一个就没实现的时候,不是等到第二个,而是调整、修正、一定要在下个目标节点时候实现或更接近。所以用PDCA循环来说明还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最后要绘制一幅自己的目标地图,其实就是任务分解。
分论点2:专注策略有什么
一直用相同的方法做事,却希望得到不同的结果。这就是你经常可能做的事。所以用不同方法去发现你的自我模式,深读下去还是蛮有效果的。
专注会遇到的障碍以及如何克服,总结下来就是:做事有方法,蛮干要不得。
分论点3:专注工具
第二自我、管理他人、专注信息、处理文案、处理邮件、开好会议、多任务管理。
最后,作者总结了一系列方法,按照这个你一定会大有收获的。
对我的作用&启示
在通读完全文后,感觉到有些凌乱,然后我就想到了作者的提醒:右脑型的人。
在最初的时候,其实真的没觉得是个什么问题。可是读下来确实这会是个问题。
那么,为什么最后我要准备来这个结尾呢?
本书中,提到一个案例,案例中提到了:300页书,读了200页,越来越感觉不好,怎么办?
作者用来说明关注不满意,因为这个“无底洞”原则,那可能也叫做沉没成本。
而从我的角度,我决定用这篇文章最后中止他。
对本书的疑惑点和更多联想
80/20法则,好吧,这是我最大疑惑点。
如果都去做80%时间去做20%的事情,那全世界的成功标准是一样的?
如果你把80%事情都委托出去了,那么这对于其他人也是80%吗?
如果说80%利润来自于20%客户,那么另外那80%就不做了吗?
......
好吧,这可能就是只有20%的人才可能获取成功的原因吧。
无底洞&读书300页的案例
我的理解是沉没成本。但这个案例本身其实与沉没成本关系不是特别大。因为300页的书更关乎的是一个大脑完整性原理。
零容忍准则:倒退一步看初衷
这涉及到的是中间目标还是最终目标的问题。比如,减肥一般来说是中间目标,达到目标想要获得什么才是最终目标:可能有人减肥是为了节约,有人是为了穿那些不能穿的衣服,有人是为了秀身材,还有可能是为了某人的认可......
不平静的心情
因为不平静,所以我决定上网看看。挑选几段给大家看看‘
’怎么样?完全是两个极端。
所以,你知道,真正看过才知道有没有缘分。至于具体如何,看你与这本书是否有缘分了。
未来读书启示
这本书也确实对我些其实
《专注力》本身:
1. 可以作为未来专注力练习时的工具书,选择其中某个工具练习即可
2. 对于《时间管理》可能会有些帮助
我对专注力的理解也更多些,那么我要如何做好专注力。
1. 目标--找到终极目标
2. 分解--目标地图。分解成一步步的任务阶梯
3. 坚持--随时调整,不是到最后去调整,从第一个没有去完成的就开始调整
4. 思考--那些他人觉得无意义的我却一直在坚持到底是为什么呢?
5. 日思夜想--利用白日梦(其实也可以自己创造白日梦:思维导图发散联想就是其一)。实际上我已经有过类似经验,在半夜中想到就会起来,然后写到纸上
写到这里,彻底对自己有了交代,也该结束了。这就是我对未读完的书的了解。你也可以有自己的了解方式。
所以,最后我决定将名字改成《对未看完书的了结》
End
备注:原标题是
解构《专注力》--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