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律100天精时力训练营3.1#
这是2019年9月16日<崔律·100天精时力训练营>之<时间记录篇·3.1 认识时间记录>的学习日志。
1.【知识】我在课程中的收获:
『昨日回顾』
@平常心反思,掉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的诱惑,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挑战,每一次的犹豫都可能是放弃的开始,但只要我们挺一下,坚持一下,只是30min,做了也就做了;但如果有了一次的妥协or放弃,那接下来等着你的就是无穷无尽的妥协&放弃。记得今年3月自己开始追听2018的100天训练营的时候,因为是与早课同期进行,每天也就有了双倍的日志,开始凭借着兴奋&斗志还是可以完成的,但慢慢的,每天就被各种问题冲击着,今天朋友聚会、明天加班到很晚……,直到有一天,一个妥协——今天就休息一下吧,放弃了追听的100天,接下来就会隔三差五的妥协,直至彻底放弃。所以,一个开始,其实也就意味着结束;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不要开始,也就没有结束。
@希珂米分享的“为什么自己没有疑问呢?”主要是主动思考少,以完成任务的心态居多。确实如此,自己今天也反思了一下,主要的问题是:①主动思考少——每次写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自动跳过,从没有停下来思考;②认为这项内容和自己无关——内容之前自己学习过了,也就没啥疑问了,没有对比学习,主动探索、求知的少。
『今日主题』
「柳翁和时间记录」
《奇特的一生》作者格拉宁,书中记录的是柳比歇夫(柳翁)的一生,他的一生中写了70余部学术著作,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然后进行分析、改善,不断的提高自己对时间的使用效率。这个方法是柳翁从26岁的时候开始使用的,用了56年。
〈崔律的分享〉
买书如同买衣服,有些衣服是经典款,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过时,而有些衣服是流行款,经不起时间的洗礼;《奇特的一生》就是一本经典款的书,值得我们反复阅读&推敲。
「德鲁克和时间记录」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作者德鲁克,管理学大师,这本书中的“卓有成效管理五原则”:掌握时间、对外界贡献、发挥人的长处、要事优先、有效决策,其中有2点是与时间有关的。1966年,德鲁克坐着绿皮火车时,就已经意识到时间不够用了;如今节奏很快,时间更加稀缺。
〈我的思考〉
不论是柳翁,还是德鲁克,虽处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家,但都同样意识到了时间的宝贵与重要,这就说明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最终追求的终点都会不约而同的归一,都是一样的。
「崔律和时间记录」
崔律,涉外律师、计时收费,10+年时间记录,其中大概有7年手机APP的时间记录经验。——长时间的时间记录,已经让对时间珍视的意识完全浸润在崔律的潜意识中,以至于在日常的行为时,都会不由自主的表现出来。
不做时间记录,缺乏时间意识的时间管理,是无根之术,是空中楼阁。
「小剧场」
连锁任务VS项目分解
相同点:都是一连串的任务;
不同点:
连锁任务:以硬日程为起点,向事前、事后延伸;
项目分解:以完成项目为目标;可以是按时间分解or按流程分解等;
2.【检视】过去我的相关情况:
我应该是从4月底月开始做时间记录的,过程也是比较坎坷的,开始会因为遗忘记录,导致有的时候是估算的时间;然后又因为分类少,在项目归类时纠结;再然后又会纠结在做穿插任务的时候,中间的记录该如何做呢?要怎么记录?细分到什么程度?——总之,之前应该都是大条的、大块的,且没有回头审视、分析的。
3.【实践】我在实践中的成长:
今天的时间应该还是在日清单上,timetrack因为之前就有下载&使用(仅限记录),今天还在继续。
4.【疑问】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无
5.【其他】任何想说的话:
说实话,虽然使用了一段时间的时间记录,但这个APP也只限于记录,所以对于崔律今天说的,长久使用时间记录的好处还没有切身的体会,希望在这次的学习中,再有精进。
6.【学霸题】我在读书实践中遇到的时间记录问题:
Q1:在任务套任务中,该如何进行任务归类呢?
比如:今天我在出差中,早上7点的火车出发,7点-12点都在火车上渡过,其中会有吃早餐、听课、处理工作事物、以及休息(和同事聊天)。像这样大任务中套着小任务的,我该如何记录时间呢?
Q2:时间记录的最小记录单元是分钟,那当我们遇到小任务相互交叉、切换的时候我该如何记录呢?
比如:我在看书的时候,中间儿子过来问我道题or其他的,我们之间可能会聊上1-2min,or5min(在开始的时候是不可预知的),那这个时候我是该分开记录成“亲子时光”&“阅读”,还是忽略掉中间的小间隔,都计算成“阅读”的时间呢?
ckgrE�7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