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樊登读书里,听了《亲密关系》这本书,两次暂时没有听完。
听到的讲解,印象深刻的是,提到的童年时孩子一直在确认的两种情感需求:归属感和重要性。
若是在童年时一直得不到明确的确认,那么在之后成长过程中,很多事情依旧是在寻求确认自身的归属感和重要性。
没有归属感,这个世界熟悉又陌生,亲朋好友,彼此独立存在,哪里都不像是自己该呆的地方,没有一个安身立命之地的感觉。
少了重要性,孩子会从小以为自己的存在无足重轻,和谁关系都不大,自己说话没有人听,做事也被否定,存在的意义不明。地球离了谁,不是照转吗?
童年的缺失,没有归属感,被忽略,不被人需要,慢慢在不会表达自己的时候,存在了潜意识里。在长大之后,遇到类似的触发点,宁愿选择短暂争吵,也不愿去揭开童年的伤疤。
所以在这两种感觉得不到确认的时候,会出现4种偏差行为:
引起注意(看看我,快看我!),
权力斗争(我不想做,不要逼我),
报复心理(你伤害了我,我也要伤害你),
自我放逐(再努力有什么用呢?又得不到认可,我一点也不重要,我就这样了)。
仔细想想,结合生活中遇到的事情,确实是这样。前两种是吸引家人注意力,来确定自己的归属感和重要性;后两种是在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一种自我放逐性的行为。
只希望作为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多注意去尽量满足孩子们的这种情感需求。告诉他们的存在很重要,爸爸妈妈是他们永远的依靠等等。
情感缺失,在孩子们以后的成长过程中,会竭尽他们自己所能去弥补、补偿自己。请不要灰心放弃,所有的孩子,都是会有人爱的宝贝!在他们到来之前,请先试着自己爱自己,珍爱从内而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