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哪吒之魔童闹海》正式超越《长津湖》登顶中国电影票房冠军宝座。哪吒的成功既反映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也体现了文化自信与市场潜力的结合。哪吒也被也被戏称为年仅三岁的影帝。哪吒的成功不仅是在票房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我国动画电影的发展成果喜人,刻画的中国故事越来越深入人心。
《哪吒》系列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动画电影在制作技术、特效水平、叙事能力上的全面提升。从第一部到续作,制作团队在角色设计、场景构建、动作捕捉等方面展现了更高的工业化标准,证明中国动画已具备与国际一流团队竞争的技术基础。据饺子导演透露,哪吒二的很多经典的大场面开始给国外顶尖的特效团队都没有办法做出理想的效果,后来还是在国内的自己人的特效公司帮忙下才做出来,而且不比国外的效果差,甚至更能反映出我们中国人的审美。这也说明了国产动画电影工业化的成熟技术进步与产业链完善,更可喜的是哪吒的高票房和口碑为国产动画树立了标杆,激励更多资本和人才涌入动画产业,推动全产业链(如配音、衍生品开发、IP运营)的完善,形成良性循环。
文化内核也是哪吒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讲我们中国人的故事,讲属于我们中国人的故事,更能激发我们中国人内心的共鸣和认同感。《哪吒》系列通过对传统神话的解构与重构,赋予角色现代价值观(如反抗命运、自我认同),既保留了文化内核,又贴合当代观众的情感需求,为传统文化IP的活化提供了范例。
哪吒也计划出海,这就是对世界讲我们中国人的故事,其影片的全球票房表现(尤其在海外华人市场)显示,中国故事可以通过普世化的表达吸引国际观众,为后续文化输出探索路径。
哪吒的成功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与国家软实力的体现。哪吒就是我们土生土长的本土IP,他的崛起在好莱坞电影长期主导全球市场的背景下,象征中国本土文化IP的崛起,展现了“中国式叙事”的独特魅力。电影的成功得益于国家政策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如对国产动画的扶持),同时也验证了市场机制下国产内容的竞争力。
哪吒在国内脑海了,也不能让外面海太平静,想出海,必定会面临的挑战,但未来也充满了期待。只要保持创新与IP可持续性续作,虽然真正参与国际竞争(如对标迪士尼、皮克斯),面临不小的挑战,但是只要在原创能力、全球发行渠道、跨文化传播策略上进一步突破,不但哪吒能出海,未来会有更多的“哪吒”、“魔童”出海去闹国外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