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青春,最近流行的是这个样子:“十五岁时再得到那个五岁时热爱的玩具,六十五岁时终于有钱买二十五岁时热爱的那条裙子,又有什么意义,什么都可以从头再来,只有青春不能。”
我不知这段话的出处,但初见这段话,我所想到的是张爱玲过去的一篇文。文章是写给女孩的,劝诫女孩不要以真诚善良的心去揣度这个世界。趁着年轻,有本钱,要多品尝,多被伤害。只有这样,才知道什么是危险,什么又不可信。而且只有这样,才会保护自己的未来,从而保护自己的现在。
张爱玲终究是这世界迫害下的例子。这篇告诫,言之确切。她的文也便多是悲情,偶然闪现的一丝罗曼蒂克也做了“揣着的”垫脚石。甚至连剧情的垫脚石也不配,早早的便逝去了。她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情,初恋便是谎言。她的世界向外看去是悲伤和怜悯,向内看是狡诈和算计。从诞生的第一天,彼此便没有了信任。
青春对于她,是曾经向往并舍命追求,但却怎样也抓不到的美梦。而她笔下其他人的青春,则是一个奄奄一息救世主眼中的苦难。
看过她的文,只会对这世界中的无辜受害者报以同情和怜悯,对这无辜受害者生存的世界报以无比的愤慨和鄙夷。这也许便是她的目的,在精心雕琢的一个个故事中,给你看你所不愿看的现实。我甚至想,她若能知道读者的心情,是否会因为读者观后感的无奈和悲愤而笑出声来。“看啊,你果然也认为世界是这样的呢。”她一定这样想。亦如她告诫女孩的那篇文,我告诉你我眼中的世界,并劝你用自己的眼睛再去看一看。
但对于这段让我想到张爱玲的文字,却让我产生了另一种想法。一种险恶而又令人厌恶的感觉。
十年和四十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作者并没告诉我。从字面上看起来,五岁时得不到那个玩具,二十五岁穿不到那个裙子,便是一种蹉跎。短短的一段文字否定了所有得不到“玩具”和“裙子”人的青春。仿佛只有活在当下的那种快乐,才是真正的青春,才是真正的生活。
我不免想到时下流行的种种生活法则,台面上的,台面下的。他们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吧,难道他们的青春才不算白活?
我知道,对于这段话,我是一知半解。毕竟我依然不知道这段话的出处。但后来又看到了“如果遇到有感觉的女孩,但是自己不努力的话,到最后陪她结婚的人一定不是你。现实并不残酷,残酷的是对青春的挥霍。”
原来,那十年和四十年间发生的便是这个遇到有感觉的女孩的人的蹉跎。这段话所说,是喜欢错了人的女孩。想到这些,我无力辩驳。一个人看到某句深有感触的话,首先想起的,便是自己最在意的。
而对于我,想到的是——如果遇到有感觉的女孩,女孩却不喜欢他,这一段蹉跎又算什么,青春又能算什么。这段话在我的眼中,便在否定了那个不被肯定的男人未来的同时又教唆了那个女孩堕落。
我的心,充满了这一种无奈。青春,这样人的青春又算什么。
如今焦躁的社会里,青春早变做那些在视频中排列整齐的玩具。于是六一总有那么多人发出怀念童年的悲鸣。可在童年时的人何曾想过自己身处童年的模样。青春也是这样的啊。当你懂得青春这个词时,你的青春便不在了。因为青春中的人,何曾想过青春。
为什么不可以这样说,我突然想,“十五岁时依然珍爱着五岁时的玩具;三十岁时依然执迷着十六岁的梦想;六十岁时还喜欢着二十岁所见的那个女孩。这不失为一种青春。”我改动了句子,加重了执念,去掉了对时间的执着。
对于我来说,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信念有怀疑,不相信自己和世界。那生死便没有分别。经历的诸事,对你而言是什么?你得到的又是什么?享受的快乐是什么?十年和四十年间,不作为是蹉跎,忍受不作为亦是蹉跎。但对于未知的未来,不相信的做法才是正确。
想要以己之心去猜测,这是我的错。
人与人毕竟不同,不仅仅是经历,更是价值观的问题。而面对这些,求同是不可以的,排异亦不可以,除非用不文明的做法。能做到的只能静静的等待结果。于是这个世界便有了缘分这样的说法,缘分相合,便是门当户对的一种。
但我还想说,如果觉得活得不精彩,是人生的某种浪费。你一定是忘记,人终究要死,要失去一切。而到那时,只有信念,且只有信念可以一直年轻着。我们每个人都要坚信着一些什么。
失去信仰,获得的曼妙的身躯,美丽的脸。在一切华服之内,那个人是否为他人所关心。当这个世界进步到可以透过身躯,看到人内心深处的时候,这个人是否还会有如今日这样的追求。
对于青春,我已无话可说。
我没有什么可期待的事,亦如我没有什么惦念。这个世界没有人等我,我也没有等任何人。
时间的涧流中,我只是在水涡中打旋的叶。既不会成长为树木,亦不会迅速枯腐,只是旋转着。既没有沉入水底的决心,亦没有逃离一切的动力。浪费青春和时间,浪费着周围的一切。
也许,我自以为,尚不知有青春这种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