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既不属于肿瘤,也不属于炎症,但却是女性常见的乳房疾病,发病率甚至比其他女性疾病更高。从组织学上而言,乳腺增生是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的增生,进而使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产生的退行性病变和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乳腺增生的发生,与内分泌功能絮乱有密切关联。
乳腺增生有多种病理类型,如单纯性小叶增生可自行消退,但如乳腺小叶增生伴导管上皮增生,且出现重度异性,则需要考虑为乳腺癌病变前期了,但这种情况为少数,多数女性的乳腺增生是可自行缓解的。
乳腺增生多发于中年女性,且由于近年来城市职业女性的压力增大,中青年妇女的乳腺增生发病率出现上升,且发病年龄也出现下调现象。乳腺增生和女性本身的心理压力也有一定关系,因压力或紧绷的精神而使内分泌激素失调,而在得知产生了乳腺增生后,又担忧乳腺癌发产生,内分泌短时间内无法恢复正常水平,因此造成乳腺病变的恶性循环。
乳腺增生的症状以乳房疼痛为主,伴有乳房肿块,情绪出现易怒等。
乳房疼痛是乳腺增生的主要症状,一般为胀痛或刺痛,以一侧乳房偏重较为常见,可累及双侧,视疼痛程度判断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乳房疼痛多在月经前几天出现或加剧,月经过后痛感会明显降低或消失,但若情绪在经期过后仍处于易怒或激动中,则会影响疼痛的减缓速度,部分女性除了乳房肿块处出现痛感,乳头还可能会产生瘙痒感。
乳房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可单发或多发,多发于乳房外上象限,肿块可呈片块状(常见)、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等,月经前肿块会变硬增大,月经结束后会回缩变软。
少部分乳腺增生患者还可能出现乳头自发溢液的现象,一般为草黄色或棕色浆液性溢液。乳腺增生患者在常出现月经失调现象,伴有痛经(或加剧)的情况,在月经期间,更易产生烦躁感和疲劳感,精神会较平常更易紧张。
乳腺增生的检查从自检到影像学检查,共有5种常用方式。
自检可日常在家进行,作为简单的检查手法,可以提早发现乳腺异常情况。乳房自检应在月经过后的一周进行,虽然月经前就会出现症状,但因月经期间乳房组织充血,乳房肿胀,容易出现错误判断,应在月经后着重注意某些同一位置上持续2个月以上的肿块。
医生触诊是专业乳腺检查的第一不,建议30岁过后的女性每年进行一次触诊。检查内容包括乳头有无凹陷、上抬、溢液,乳房有无肿块和酒窝症,双乳位置是否一致,颜色有没有改变。
红外线扫描主要是利用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对红外线吸收率的不同,通过透光、暗亮等不同的灰度影像来诊断乳腺疾病,是乳腺疾病初期筛查中较常用的一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
B超常用来检查乳房硬块,可判断乳房肿块的位置和性质,如果确定存在乳房肿块,需配合钼靶检查一起进行判断。
钼靶检查可通过固定乳房得到清晰的图像,可检查出一些手摸不出来的细小肿瘤萌芽,建议40岁以后的女性在医师建议每年做一次钼靶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