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知杜普蕾是在2006年。
那年的秋天,朋友推荐了一首大提琴曲《Jacqueline's tear/杰奎琳之泪》。当时很好奇,这首《杰奎琳之泪》和杜普蕾究竟有什么关联?因为杜普蕾的全名就是杰奎琳·杜普蕾。
我无法准确的说出初听这首大提琴曲时的心理感受,认为它忽而悲切,忽而又开始尽情地倾泻出内心的积郁,让你浑身舒畅。
也很巧,不久后,我拿到了一盒DVD,英国影片《Hilary and Jackie/希拉里与杰基》(也译作《狂恋大提琴》、《她比烟花寂寞》)。关于这部传纪电影存在有两种说法。其一是影片的叙事风格带有浓烈的写实性,但是情节中对舞台下现实生活中的杰奎琳·杜普蕾的某些颠覆性的个性塑造,引起了包括她的家属在内的很多人的不满和质疑,以至于该片从没有在法国上映,以避免影片中的原型人物杰奎琳·杜普蕾的丈夫提出诉讼。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她的姐姐希拉里·杜普蕾在看了此片后告诉导演安南德·图克尔,这部影片十分真实。不论哪种说法正确,看过影片后,我对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大提琴演奏家还是有了一些认识。
这位英国历史上杰出的大提琴演奏家,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最为耀眼的古典音乐明星。杰奎琳·杜普蕾不仅以其出类拔萃的演奏技巧闻名,在演奏时所展现的巨大的激情也让人倾倒。
有这样一个传说:匈牙利大提琴家斯塔克有次乘车,听见广播里正播放大提琴曲,便问是谁演奏的。旁人说是杜普蕾。当时斯塔克并不认识杜普蕾,他说了一句:“像她这样把所有复杂矛盾的感情都投入到大提琴里的演奏,恐怕活不长久。”
杰奎琳·杜普蕾有着惊人的艺术天赋,五岁学琴,十六岁开始职业生涯。1973年在她的声誉达到顶峰时,被确诊罹患多发性硬化症,瘫痪、幻听,看物体有重影,遂告别舞台,不再公开演出。之后转为大提琴教学。1987年10月19日,杰奎琳·杜普蕾逝世,年仅42岁。
《杰奎琳之泪》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大提琴曲,是由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1819-1880)创作。连作曲家也没有料到,在《杰奎琳之泪》创作百年之后,真的有一位叫杰奎琳的大提琴手倾情演奏,而且是如此地打动人心。她短暂的42年的生命,似乎就是为了演奏这一首《杰奎琳之泪》而生,几乎就是杜普蕾人生的写照。
我的一位同事告诉我,每次听过这首大提琴曲,都要流出激动的眼泪……
2012-10-23 21:46:39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