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五天的优秀骨干教师研修结束了,但学习研讨直到今天仍在继续……
从教二十七年,参加过很多研修培训,在我看来,这是本县讲座专家规格最高的一次,也是学员学习积极性最高的一次。本次研修内容以提升职业情怀、加强师德润养、提高课堂教学和教育教研能力、凝练教育教学思想为主。聘请了多位专业领域的大咖,为我们做了涉及方方面面的精彩讲座。
团队优秀,全面提升。
17日下午,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的曹爱卫老师,做了题为“构建具有个性的师本课程”的讲座。曹爱卫老师以绘本教学为例,讲述了自己如何利用绘本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创作绘本的经历。渗透的是尊重学生个体,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她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教育需要用有目标,更需要坚持。选择了自己擅长的事,选择了一个方向,就要持之以恒地去做。当你用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所有力量都会向你聚拢来帮助你完成这件事。洋洋洒洒三个小时,不论是专业还是素养角度都给了我们以启迪。
研修第二日上午我们聆听了北京华师教育研究院院长房涛院长的《从课堂走向课程》。 一句“我们还能用自己当初受教育的方式来教育我们的孩子吗”振聋发聩,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没有建构能力的老师怎么教出有建构的学生?新世代在变,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要变,要从课堂走向课程。浙江课程改革的先例为我们开了另一扇窗。原来教育还可以这么办,教育还可以这样教。我们要敢于面对,主动面对。目标有多远,就能走多远。房院长告诉我们要从普通老师成为卓越老师。如何成为卓越教师?既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教育的核心在课堂,课堂教学是为学生服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课堂上问题意识和提问精神的培养。 一个爱教育的老师,他的课堂必然充满智慧。必然是目标明确,方法优化的课堂。教为不教,学为成长 ,教学就是导学做三位一体。学生只有经历和体验过了,才是真正的学习。
房院长深入浅出的讲座,让我们对自身的发展有了努力的方向,对课堂教学策略设计有了明确的认识。声已停,言犹在。
上海教育委员会教研室副主任,美丽、知性的王月芬博士匆匆从上海赶来,直接进入课堂。三个小时的讲座,王老师不慌不忙,娓娓道来,用最温柔的声音吸引着我们每个人,用最真实的案例引发我们的思考,用最丰富的专业知识指导我们发现自己课堂教学的不足,帮助我们扩大视域。在我们明确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带着学生精准射靶时,王老师却告诉我们还要再往上走一走,教学不只要关注教学目标,更要关注单元目标。只有看清整张脸才能画好鼻子,嘴巴等部位。教学本质上是一个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过程,我们要站在整个单元的位置进行教学设计,作业设计。作业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作业的设计也一直是困扰老师的问题。王老师从功能,目标,难度多个角度给予了指导。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作业整体设计,更加有利于学生知识之间的衔接与递进。教学是核心,但更需要教学、作业、评价的协同作用。
成为名师,似乎遥不可及,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形成自己的风格似乎更难。是甘于平庸做一名教书匠,还是不甘寂寞追求卓越,其实只在一念之间。
秦淮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全国特级教研员丁玉祥老师通过讲座《名师教学主张或思想的萃取》让我们明白,每一个名师都是励志的榜样,他们成功的光环背后是别人看不到的奋斗与付出。在别人讲风凉话的时候,坚持自己的主张,不懈努力,不断改进,最终站在教育最前沿。
名师最初的目标一定不是成为名师,而是出于对教育的热爱,是希望自己的课堂灵动,实效,是希望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学有所成。这种务实态度在不断地的实践中成为自己的教学主张,这种“教学主张”既内化,更外显在教师的学科行动之中。这种“教学主张”不仅指导教师自我的教学思想,而且使常态教学行为更加清晰而深刻...
向名师的目标努力,也许一辈子成不了名师,但一定会越来越近。向名师的目标努力,走出自己的风格,是尽职尽责的表现,是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更是成就自我。
还有安徽师范大学阮成武教授,安徽省教科院夏建华主任,特级正高化学教师汪雪梅,全国名师先进科研工作者曹群,这些坚持自己教学理念风格,最终从基层一线成长成为一代名师的专家,分别和我们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成果,为大家解答了很多困惑,指明了职业发展的方向。
活动多样,反馈及时
从八月十七日上午八点半,开班仪式后,本次研修就正式开始了。为期五天的培训始终坚持用文化引领,凝聚学员智慧。我们参训的六十多位教师来自全县各中小学,各自担任不同的课程教学,可以说是一次研修大杂烩,大家六个人一组围坐一桌。学科融合,学科交叉是教育的趋势。第一堂课就是让参训教师首先大融合。三个小组为一大组,合作用每个人的名字写成一首诗。大家分工协作,有写诗的,有写字的。不仅让学员之间迅速熟悉增进了情感,更呈现出了集体智慧和团队协作的精神。
在接下来的研修中,学员们认真聆听,用心感悟。及时在研修群里交流自己每一次听讲座的点滴感悟与收获,分享用美篇制作编撰的学习心得。小组合作制作学习简报。在这样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培训氛围中,每一位学员都自觉、自主地学习。
专家们的讲座容量大,问题深入,理论精辟,我们并不能完全消化和吸收,尽管随堂听课有了一些碎片思考,但还需要细细品味,慢慢咀嚼。五天的研修结束后,群里依然热闹非凡,大家明确了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目标和方向。纷纷表示要把学到的理论和方法用来指导自己今后的教学实践。
山不向我走来,我要向山走去,只要你迈开脚步,腿总比路长!研修班虽散,但它带来的思维与智慧的碰撞仍在继续,每一位学员都是一颗闪耀的星星,必将照亮祁门教育的未来。
写于 2019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