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起我儿子出生后最初几个月,有一种梦境般的感觉。
每天夜间睡眠不到4小时,有时候喂着喂着就睡着了,醒来还不忘在小本上记上开始喂奶的时间、结束的时间、有没有拉粑粑、换尿布;晚上睡不够,白天睡不着,就这样过着半睡半醒的生活。
记得那时候姚晨吴秀波的《离婚律师》正在热播,我一边喂着奶一边想着,“如果跟孩子他爸离婚,我会怎么样?”那是怎样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境啊,妈妈们都懂的。
后来与一群妈妈聊天,原来不幸的生活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幸:
乳头太大了,宝宝嘴小吸不了,要用吸奶器吸出来;
奶水不够,又想坚持母乳,宝宝饿的直哭,让人揪心;
被婆婆逼着喝催乳汤,宝宝一哭就说是因为奶水不够饿的;
乳头不通,乳房涨的不行了,可是宝宝一点奶都吸不出来,还得请专门的推乳师推了好几次才行;
宝宝属于过敏体质,妈妈奶又不够,奶粉都换了好几种才找到合适的;
有时候宝宝2个小时就要喝了,有时候一睡睡5、6个小时都不醒,奶都涨的不行了,等宝宝醒了再喂时,好像奶就憋回去没有了;
宝宝刚开始喝太多会吐奶,好担心他喝多了、喂少一点又怕他喝不饱;
半夜喂完奶还睁着大眼睛看着你,不肯睡觉,你一睡他就哭,这是哪里来的冤家!
……
我似乎没有看到哪个妈妈是顺顺利利、安安心心、非常享受的度过最初的几个月甚至一年直至宝宝断奶的,除非妈妈没有亲自喂养小孩。
更让人焦虑的是,各种育儿书、各大网站、各个专家的说法又都不一样,我们的长辈们对新式的说法又极其反对。而曾经过来人的朋友、同事可能说得又不一样。
我儿子从大概一个多月大开始,就必须要人抱着才肯睡,看上去已经睡得很沉了,可还是一放下就哭,我们曾经轮流整夜整夜的抱着他睡觉,为此我看了不少的书也咨询了不少过来人,给出的建议五花八门,但是尝试后都无果,直到后来我们不得不让他趴着睡才算解决了此事。
那时候还尝试过“哭声免疫”疗法,在开始看到效果前,我自己先忍不住了,孩子哭得那个惨,1分钟就像1个小时那么长,所幸没有再坚持下去,否则,我不敢想象后果。
即使我看了很多的书,带着一腔热情,自以为为儿子奉献甚多,安全感应该不会差;可是在儿子2岁多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仍然让我非常的惊讶、困惑和愧疚。
那时我们带他去三亚旅游,一大家族人,第一天到达时聚在一间房间,互打招呼,每个人都面带微笑、一片轻松、愉悦的氛围,可是当我带着儿子走到门口,他看到那么多陌生人,一下子害怕的哭起来。我抱起他走进房间,他仍然一直大哭,亲戚朋友都过来安慰、给玩具、给吃的,他更害怕了,我只好把他先抱离房间。对比之下,还有一个小几个月的小弟弟则表现的大方多了。
事后大家都好奇的问我,是不是平时出门太少了,害怕见生人,都好心的建议我要多带孩子出去玩、多跟人交流。
我想是因为儿子的安全感不够才会这样的,可是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让儿子这么没有安全感呢?
这不得不从一出生开始说起。我回忆了一些片段可能是有关的:
在休产假的时候,因为一件小事,我跟老公大吵一架,老公的声音吓得孩子哇哇大哭;
儿子喝奶不规律,刚开始我会叫醒了他喂奶;
半夜里喂完奶他还不睡,我实在困的不行,自顾自睡去了;
作为一个处女座的完美控制型妈妈,我确实非常的焦虑、也非常的用力,我知道,我做得并不好,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个答案,到底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才是一个好妈妈?
直到我接触到“客体关系”理论,读了温尼科特的《婴儿与母亲》、《妈妈的心灵课》,我才恍然大悟,我想要的答案原来并不存在,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追求绝对正确的行为,而是如何建立起妈妈与婴儿之间的亲密关系,这对每对母子来说可能都是不一样的互动模式;而母乳,只是关系中很小的一部分,它并不是必须的,重要的是母乳喂养中的抱持与回应。
温尼科特认为,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母婴间有自然的亲情联系,哺乳也会很顺利的进行。
现在的医学发达,妇幼保健体系健全,其实不用过于担心孩子在身体健康上遇到什么问题,而更多的可以从婴儿的情感需求来考虑如何与新生儿相处。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过多的保健干预、商业推广、老人的建议或者旁人的故事,让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断,一旦宝宝的反应稍有变化,比如大便颜色异常、吃奶间隔时间不同了、睡眠颠倒,等等,我们就开始紧张、焦虑。
带着这份焦虑和担心,我们会急于变化自己的喂奶方式、喂奶的时间、减少宝宝的白天睡眠等,其实这些只会带给小宝宝更多的压力与紧张感,反而破坏了自然的亲密关系。
“如果她只做别人告诉她的事情,就必须按别人的话不断的做、不断的改进,还要找更能干的人来告诉她该怎么改进。可是,她如果安心相信自己的判断,她就会越做越好。”(引自《妈妈的心灵课》)
先有了相信,才会越做越好;而不是看到好的结果,才会相信。
孩子哭了是因为饿了还是尿了还是热了、冷了,其实我们才最有发言权,如果我们把看书的时间腾出一大部分来观察宝宝的反应,很快我们就会找到相互间的默契。
“抱持和回应比母乳喂养经验的真实体验更为重要。”
“众所周知,也有许多婴儿看起来似乎也拥有满意的母乳喂养经验,但他们在这一感觉上是不满意的: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以及他们同人发生关系并利用客体的能力上,已经有明显的缺陷——一个由于抱持和回应不良而引起的缺陷。”
(引自《婴儿与母亲》)
这简直就是我跟我儿子的真实写照!
著名的恒河猴实验发现,幼猴除了满足基本的饥饿、干渴的需要,还有一种接触母体的需要。
从心理满足感的角度来讲,母乳喂养时的被抱持、被妈妈注视的意义远远大于母乳本身。
可是,当儿子拒绝吃奶、咬、抓乳头时,我并不能很好的接纳他,甚至我还会异常的愤怒或者挫败,这样的消极回应无疑让他很难建立对他人的信任感、对环境的安全感。
影响这份抱持与回应的,可能一部分跟我自己的原生家庭有关,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外界太缺少这样的声音:妈妈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处理她和宝宝之间的关系,包括哺乳。
如果妈妈身边有一个宽松、信任的环境,有老公和长辈的支持与鼓励,就会更容易相信自己作为母亲的本能,那么抱持和回应就不会仅仅发生在婴儿安静喝奶的时候,也能在婴儿不安、紧张、大哭的时候,婴儿就会相信妈妈不管怎么样都是爱自己的,而这份稳固的爱与关系,是孩子将来与父母、与其他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假如只因为权威人士说自然哺乳是好的,就把它当成要努力的目标,那么连自然哺乳这个概念都会变成有害的。” (引自《妈妈的心灵课》)
如果我早几年看到这段话,也许我会更放松一些,我会好好的享受最初与儿子紧密联结的几个月。不管母乳也好、奶粉也好,他可以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想睡就睡、不想睡就不睡。我一点都不用担心他会生活没有规律,因为只有他被充分满足了,他才会愿意向我妥协啊。
多想再重温一次喂养小宝宝的经历啊,只为享受这个过程本身,即使因为宝宝拒绝吃奶而生气也可以是一种享受!如果你们看到我高龄要二胎,这将是唯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