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很高兴遇见你。谢谢你读我的故事。
记得小学有段时间几乎所有的作业考试题目都要是要求写一篇长大之后要做什么的作文。在尝试写过研究清史的历史学家、以诺贝尔奖为终极目标的作家、畅达的书法家、心怀环保事业的城市美化师等等之后,我再也想不出另外的职业。我去问爸爸,然后第一次知道了原来还有这样一个特别的职业。
爸爸说他一直梦想着当一名图书馆管理员,每日与书为伴。从那以后,图书馆成为我心中的圣地。于是我总爱在图书馆自习室寻一处阳光,阅读和写作;于是我参加图书馆管理员的活动,学会了按索书号排书找书;于是在升入大学的第一学期,我便申请成为校图书馆的志愿者。
每天中午下了课便赶去图书馆值班的日子让我独享正午十二点时钟楼十二声浑厚的声响——那声响终归是电子钟声,虽然尽力模仿了敲击时发出的闷响。但我还是喜欢在第一声钟声打响的那一刻放下所有事情,听钟声。就像是邓布利多校长的冥想盆,符合所有的心情。我格外喜欢阅览室里林立的书架,一排排有序的书籍所散发出来的气味实在令人着迷。那是一种旧书所独具的气味,潮湿、干燥、尘土、阳光……我喜欢初版旧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这些丰富的气味。连气味都如此神秘错综,这样的书怎么会不值得一读呢?
而喜欢初版旧书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鉴于当时的财力物力以及技术水平,不足以出版也没有精力去出版虚有其表的作品。初版旧书没有华丽的封面、纸质和夸张的导语,精髓全在内容。读这些书,像是与老一辈的学者交谈,他们衣着简朴条件简陋,但眼睛是清澈明亮的,语言是铮铮有力的。
初版旧书在图书馆倒是时常能见到,但若是在平时想要购买一本,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并且,薄今厚古一味追求初版旧书,反而会丢失本来的意义。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要宽心一些才是。好在还有几家出版社在认认真真的做书,还有很多学者保留着清澈明亮的眼眸,只要多加小心,我们还是活在精神富足的世界。
我常常在图书馆的各个书架中穿梭,图书的编排非常有条理,遵循着一套逻辑。爸爸在我高中的时候告诉我,不论你大学学的是什么,有两门功课一定要去学——图书馆学和逻辑学。而我在这丛丛的书架中,似乎找到了两者高度契合的具象。图书馆太好玩了,能从图书馆得到的东西绝非仅仅是书籍和氛围。就比如说我想了解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学状况,去找相应的书架便是了,书架上那些书名、作者,都接纳着我热切的目光。还有一次,我在从洗手间到阅览室路上的临时书架上看到几本书,顺手翻开几页,却再也移不开眼睛。借下来后就一直伴在手边,读完后甚至舍不得归还。
读
书是一辈子的事。我的一位诗人朋友向我分享:看到那些已逝之人年轻却有那么渊源的知识,就觉得自己还是用功太少。他彻夜阅读与思考,日日如此。在大学语文课老师让同学们上台讲ppt时,别的同学机械地念着从百度百科上档下的相关资料,然后落荒而逃;他可以滔滔不绝大讲中西诗歌的种种,从诗人渊源到诗中所蕴含的美学哲学意义,再到人类的终极关怀,讲下来竟占了语文课几乎所有的时间,却依旧赢得老师理解和赞赏。
又记起寒假与一位长者的交谈,当我们谈到人的精神世界时,他特别强调文化对人的滋养。飞速发展的时代里过重的压力让很多心理疾病得到高度的普及,但环境影响人,人适应环境的规律没有改变。我们很多时候不必要为了什么去读书,我们读了,目的就已经达到了。我们读过的书和我们走过的路一样,会在迷路时拉我们归来。读书本无有用无用之争,也没有年龄大小之分。同样是寒假里,我曾与一位阿姨聊书,刚开始相谈甚欢,产生了很多共鸣,而后在得知我的年龄还没有她孩子大时,却开始摆出大人的样子,表露你们小孩子过于浮躁没有沉淀的语意。我向来是不惮以恶意视人的,但这确是如同一幅你忽然得知先前觉得各方面都很平庸的书法作品,是某某人物得意之作后改口称妙一样可笑。
每天穿梭在这些书丛之中,时间走的悄无声息。然而愈读愈发觉自己知识浅薄,还有太多不知晓,不理解。然后恐惧与恐慌来势汹汹,只得用更多的时间读更多的书填满自己。在2018结束之际曾写下对2019年的期待:仍然相信善念会致使好事发生,热切期望自己读更多的书,身边之人平安顺遂。其实归结下来,还是希望自己不虚度光阴,活得充实。最近在读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寥寥几页下来就明白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青年视尼采为精神领袖。那极具张力的激扬文字将说理变成一滴滴能穿透石头的针,在诗的语言下直击每一个渴望“超人”的青年的心。
保持精神的高蹈,一直读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