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音乐,但我却不懂音乐,比如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肖邦、柴柯夫斯基、施特劳斯、巴赫等,可以说我从来没听过他们的作品,很奇怪我从来也没想过要听。倒是民乐,《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怨、《二泉映月》的悲、《潜海姑娘》中的美、《步步高》的喜,让我听出了那么一点点,还不一定准确。我喜欢音乐只限于喜欢听歌。
小时候,那还是住在部队营房里时认识了附近连队里的一位叔叔,记不清是怎么认识的了,他经常会去我家,有时还领我和弟弟出去玩,他的战友有时看到,还会开玩笑说:你的妹妹来找你了。那时候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比如我与弟弟闹矛盾,他总是教我让着弟弟;我说一家庭成份高的同学不好,他又会教我要学会自己明辨是非,不要人云亦云;记得我喜欢唱歌还缘于他,印象最深的是他教我的歌是电影《卖花姑娘》中那首“买花来哟,买花来哟...”。很多年过去了,我仍难忘那位教会了我唱歌的叔叔,不知他在那里。
《卖花姑娘》、《时刻准备着》、《国际歌》、《让我们荡起双浆》、《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毛主度的话儿记心上》、《北风那个吹》、《唱支山歌给党听》、《长征组歌》、《北京晨曲》、《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红星照我去战斗》,这些革命时代的革命歌曲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就是现在听起来亦然激动。
《我的中国心》、《阿里山的姑娘》、《外婆的彭湖湾》、《小城故事》、《兰花草》、《童年》、《光阴的故事》、《甜蜜蜜》、《潇洒走一回》、《外面的世界》、《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冬天里的一把火》,这些港台歌曲,让我知道原来歌还可以写成这样,一首歌,一份情、一份爱、一人、一事、一地,想什么就可以写什么,居然还写得那样动听。
《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牧羊曲》、《太阳岛上》、《洁白的羽毛寄深情》、《打起手鼓唱起歌》,还有一下子涌出的那些民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十五的月亮》、《康定情歌》,这些柔情的歌曲,开启了我们国家音乐的新时代,从此以后我们国家的音乐与世界音乐同奏。
以上这些不同时期的歌曲,我基本都会唱。
音乐,伴着我渡过了人生的不同时期: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还将到老,伴着我成长、长大、变大、还将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