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领域 子域 限界上下文
用户和权限从核心域抽离,作为支撑域或者通用域
为模型每个阶段各自的限界上下文,共享一个身份标识
REST资源即被称为开放主机服务 Open Host Service
应用服务扮演的是一种门面模式,具有任务管理功能
一个团队 一个限界上下文 一个项目
用户权限应该独立一个限界上下文 IdOvation
第三章 上下文映射图
Customer-Supplier 客户方-供应方
Conformist 遵奉者
应用服务和领域服务是不同的,领域逻辑不应该出现在应用中,应用服务可以用于控制持久化事务和安全认证,或者向其他系统发送基于事件的消息通知,还可以用于创建邮件发送给用户,应用服务本身不处理业务逻辑,主要用于协调领域对象的操作,比如聚合,
应用服务通常用途是:接受来自用户界面的输入参数,再通过资源库获取聚合实例,执行相应命令
应用服务应该使用工厂或聚合的构造函数来实例化对象,然后采用资源库进行持久化,应用服务还可以调用领域服务来完成领域相关的操作,但此时的操作应该是无状态的
应用层可以将领域事件的订阅方注册到任意数量的事件上,好处是可以对事件进行存储和转发
基础设施层
持久化和消息机制,电子邮件 SMS都在这一层
依赖倒置
高层模块不应该依赖于底层模块, 两者都应该依赖于抽象
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
REST和DDD
不建议将领域模型直接暴露给外界,原因是领域模型的每次改变都会导致对系统接口的该百年
CQRS
一个方法要么是执行某种动作的命令,要么是返回数据的查询,不能两者皆是
如果一个方法修改了对象的状态,该方法便是一个命令,他不应该返回数据,方法声明为void
如果一个方法返回了数据,该方法便是一个查询,他不应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修改对象的状态
命令模型 Command Model : 资源库只有add() save()方法,同时只有一个查询方法 fromId() 命令模型每个方法再执行完都将发布领域事件(观察者模式 设计模式),查询模型根据领域事件进行更新
查询模型 Query Model: 比如对属性进行过滤,是一种非规范的模型,不反映领域行为
长时处理过程 Saga 按需重新看
事件源 Event Sourcing
跟踪单个实体和聚合的变化,记录所有操作的历史记录
事件源可以取代ORM 以二进制的方式保存在事件存储中
第五章 实体
值对象可以存放实体唯一标识,值对象是不变的,这样可以保证实体身份的稳定性
应用程序生成唯一标识,如UUID/GUID/雪花算法等
对于聚合根的唯一标识,我们可以采用资源库来生成唯一标识
委派标识 泛指主键id
领域标识不需要作为数据库主键
角色和担责 没看懂
创建实体
使用及早生成唯一标识时,构造函数至少需要接受一个唯一标识作为参数,如果还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对实体进行查找,也需要一并传给构造函数
验证整体对象
验证逻辑比领域对象本身变化还快,将验证逻辑嵌入在领域对象中也使得领域对象承担了太多的职责,此时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单独的组件来完成模型验证
验证类可以实现规范模式或策略模式
第六章 值对象
不变性:值对象中不引用实体,因为实体瞬息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