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字的速度总是跟不上光阴的节拍。
寒假期间经了行者推荐,终于看到了《乡村里的中国》完整版。
对于《乡村里的中国》有不算短的渊源。
2015年的一天,随意浏览老朋友行者的博客相册,看到了电影的首映式,竟然还是在老家沂源,觉得极新鲜。一个小小的县城还有首映式?有何奥妙?再细一搜索,电影里的人和事竟然都与沂源的一个小山村紧紧相连——杓峪村。
导演叫焦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人家不认识咱,熟悉的是我早认识他。论户籍我们还是老乡呢——博山人。认识焦波又是几年前的事了,那时候他拍了一组《俺爹俺娘》的照片,朴素却震撼心灵。
没想到N年后,又一次被震撼。
2016年1月29日,行者发来了《乡村里的中国》完整版的视频链接。迫不及待地一口气看完。原汁原味的浓浓乡音,土得掉渣却倍感亲切;原汁原味的家常理短,虽琐屑却真实无比;原汁原味的山村坡岭,今天看来却如仙境。生命的苦痛,生存的艰辛,生活的无奈,却无法阻止人们前进的勇气。杜深忠,一颗落入乡土的精灵,虽挣扎在原始的土壤里,却一直与世俗的命运抗争,精神的种子一直根植在心田深处。一个早起晚归,在土壤里刨食的农人,却要在阳光的宣纸上练字,用笨拙的手指拨弄昂贵的琵琶,在妻子的鄙夷中说出了一句和他的现实遥远又遥远的话:这个精神也得需要吃饭,也得需要哺养。
一座静寂的山村,一群默默的村民,貌似不文明的言辞却又字字珠玑。我知道人生哲学就盛产于这贫瘠的土壤,盛产于日夜挣命的最朴素的群体。感受生命的真谛不需要走得太远,只要接近土地,接近离土地最近的人们。
我把这部纪录片传给很多人,熟悉的或者陌生的,我想让他们感受生命的原本。我们一直跋涉,我们一直追求人生的高境界,殊不知人生的高境界就在我们出发的地方。那一道道山梁,那高粱红了,麦子黄了,那鸡飞狗叫的院落,那早出晚归的身影,就是我们的人生。
那中国的乡村,永远是我们心中的精神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