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最开始只为了谋得一份生存的工作,而巧合般地投身到移动互联网中,到现在也有了几个年头,也见证了一批又一批“风口上的猪”。突然想起在几年前,老家的一位投资人曾说“坚决不投北京的公司,都是忽悠,骗子”。这句话虽然说得过了,却真有几分实在。
在这几年移动互联网无硝烟的战争中,最有影响力的关键字,应该是造手机,造汽车,yuepao,直播,互联网金融,二维码,自媒体,O2O,共享单车等等。这些眼花缭乱的名词同时就是互联网人类鼓吹的风口。
风口其实就是个机会,而又不是那么的褒义。机会冷静的时候是机遇,机会浮躁的时候就是风口。而当一个风口平静后,总会有另一个风口出现。因为充满了投机思维的人们总是最活跃的。
在信息并不是特别发达的时代,例如PC时代,社会上已经存在很多的风口(聊天室,电商)。只是那时候的风口传播的相对较慢,看到机遇并付之行动的人也相对冷静。而在今天,手机刷新闻的时代,一个风口出现后会被迅速放大千万个数量级,什么人都往移动互联网跑,对风口中的利益趋之若鹜。
“风口与猪”,“互联网思维”,“微创新”等等就如同当年的成功学一样泛滥、流毒甚广。时不时召开的各类大会也只是充满了装X的PPT和空谈而已。前端时间,人工智能被当做风口在各类媒体曝光,被互联网人们嘴边讨论,其存在感瞬间爆棚时,就可以看出风口对行业及社会的巨大影响。而在此之前,它只是一个大家连概念、范围、发展历程都不清楚的东西。
行业与社会不能因为对风口的疯狂追逐,变得越来越浮躁。尤其是从事这个行业的年轻人。这个行业最火的新闻不过是90后CTO,融资几个亿。别人这么年轻都可以这么成功,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就是这种思维驱使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投身其中。
大多读书人,或者说大学生,比较希望从事白领类的工作。而互联网这个行业恰巧最合适。大多印象是拿着崭新的手机、电脑,穿着整洁的衣服,坐在咖啡厅喝着咖啡聊着事。因为如果成功了,就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巨大的财富。
其实,多少都是打着通过创意和技术改变世界的名义,玩着哗众取宠、资本逐利的事。36kr、虎嗅各种报道中有多少只是些耍猴的炒作?搞创意做产品,烧投资股东的钱,想尽办法上市,赚大众股民的钱,最后这个坑还是大众平民给填了。
巴菲特并未大肆投资互联网,我们不说他投资的选择,我们只说他的情怀。巴菲特是个非常在乎清誉的人,这让他没法像 VC 一样投十家公司成功一家就兴高采烈了,他会为那九家公司失败而对自己品牌的伤害而睡不着觉。他说过,当赚钱和睡觉二选一时,他永远选能睡个好觉。
很多东西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见成效的。虽然也不乏爆款。可是当人人都去想找风口,人人都想做跟着风口飞起来的猪,那么那些真正对社会有价值的事还有谁来做?那些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怎么想?整个社会做实业的人变少了会有怎样的影响?而大多这种短时期内的巨大成功,是跟运气有关,而不要盲目相信我们会有这种运气。我们更多能做的是踏实做事。
没有盈利方案的产品都是耍流氓。除了互联网,我们还有很多行业可以选择,养老、幼儿、医疗、心理、环保,废旧处理等等等等。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只是相对听起来很潮。运营啊,产品经理啊,高端技术人才啊也只是听着高大上,大多也只是鱼龙混杂。
所以当市场行情冷淡下来之后,我们应该庆幸这个行业没有继续浮躁下去。从事这个行业的我们也不能再去浮躁。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并不是指天天寻找风口的人。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认清自己擅长什么,并且去做,坚持做,比去找寻飘渺的风口实际的多。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