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好疼,咦,又被车压了,好惨……”前面几辆车相继从路障上碾过,路障被压得稀巴烂,Leon一边开车一边对眼前的“重大交通事故”悲叹不已,没想到我旁边这个蓄一嘴大毛胡子的糙汉子竟有如此呆萌的一面,巧的是这汉子不是别人,正是我们的自行车设计师,“明明87年的为什么要弄成78年的模样?人家是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你是把胡子留成大人模样……哈哈哈哈”,副驾上的我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主驾上的他却笑而不语,淡定开车。
第一次听到设计师是从国外回来的,我以为是胡子一大把的老伯,毕竟影视剧里的欧洲工匠都是这么演的,那浓密的胡子里似乎装满了时间的故事和智慧。然而,我却猜错了,他是个大胡子,还是个小年轻。
出身于西安的Leon是土生土长的西北大汉,从土木专业毕业后,就开始了他放荡不羁爱自由的一生,从塞纳河到犹他州,从北美大陆到关中平原,它将风景统统装进了他的镜头,也将自己的车迹留在了走过的山河大海。
这几年,他骑着车、扛着车,走路、爬楼梯,人在车在,车人合一。那天埃菲尔铁塔下夕阳跳动的剪影不是巴黎人的浪漫,是leon的青春。
留学在异国他乡,Leon常骑车转悠,也认识一大波国外爱好骑行的朋友,他们有的和Leon一样,横跨西欧,穿越北美,有的则骑到Leon的家乡,那时候,他就想,有一天他也要把自行车从中国骑到欧洲。这个想法来的那么不经意似乎又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因此令他异常激动和兴奋。
长期骑行,他发现欧洲自行车大多以钢材料打造而成,虽然坚固耐磨,但重量上并不能达到长期骑行或者远途骑行的理想重量,欧洲市场也有少量钛合金车身,钛合金强度高、耐蚀性好、耐热性高等特点而被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体现在自行车制造上则是强度高、耐蚀性好、最最重要的是质地轻盈,更容易达到人车合一的境界。但钛这种材料在国外乃至全世界相当稀有,制作一辆自行车的成本自是昂贵到没朋友。
他将烦恼讲给朋友听,朋友说“宝鸡宝钛啊”“宝鸡宝钛,对啊,我怎么没想到,”Leon恍然大悟。但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又成为了新的难题。
Leon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自己做,做自己的自行车,做独一无二的自行车。二话不说,收拾行囊回国,在故乡的热土—古城西安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这种“闭门造车”非但没有让他与时代脱轨,反而让他的匠心更加专注,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实践怎样改变以往人们对于自行车认识的误区和什么样的自行车才适合国人驾驭的课题。
自行车最早出现在西方,至今发展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理念,因而更符合运动学原理,更轻便省力,但这种自行车也随欧洲人体型一样—高大强悍,不易于大多数亚洲人驾驭。反反复复的设计,反反复复的组装,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与突破之后,他终于做成了这辆自行车—钛合金城市自行车。
三妹早上一见到这辆自行车就被它的高冷范吸引了,迫不及待,跃跃欲试想要体验一把,不到十公斤的重量让我九十多斤重的“弱女子”竟轻轻拎起,天了噜,我平时可是连瓶盖都拧不开的软妹纸啊!(手动微笑)这么轻的,撩妹简直不要太容易!
展现大长腿的时候到了,如此时刻,我怎能放过?七岁靠28加重自行车启蒙的我看到这辆车还是有些许紧张,毕竟十几年没碰车了,我怕它只能带我装逼不能带我飞。深呼吸跨过横梁,脚踩脚踏,车就出去了,没有猛然增速,没有呆滞死板,仿佛心有灵犀,伴随着心跳的节奏让我稳稳当当又身轻如燕的绕场骑了好几圈,明明没有吃炫迈,却有种停不下来的感觉,不是至尊宝,却有脚踩七彩祥云的幸福感。
果然快乐是会传染的,很快就有人围上来询问。我给Leon说,刚才那大叔看起来很想买,Leon摇了摇头说“我看得出来,他不是真正的爱车之人,良驹配英雄……”还没说完就被体验完的大叔打断了。问“小伙,你这车叫啥名字呀?”
对啊
叫啥名呀?
那么问题来了,叫啥名好呢?
如果亲爱的你,此时正在看这篇文章,正好热爱骑行,正好有点小灵感,不妨在评论区给我留言,让这良驹恰觅得好名,也让这良驹恰遇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