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楔子
鲁迅的文章是不能读的,越读越觉得惊心,鲁迅的思想是不能研究的,越研究越觉得他伟大。
他的文章,字字如铁,句句如剑。那铁重如磐石,捶打身体也捶打灵魂,不是捶醒便是捶死;那剑锋利无比,出手便直抵心肺,要么挑去腐肉伤好如初,要么一剑毙命永不翻身。
以暴制暴可不可行,各有观点。鲁迅本来并不主张靠武力解决中国当时的问题,但是现实给了重重的一击,使他认识到很多时候,只有利剑才能带来和平。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我读了鲁迅先生的《铸剑》并听了很多解读之后的感受。
01《铸剑》写作背景
袁世凯死后,各地军阀纷纷崛起并大肆扩张势力,希望独霸一方。统治河北、北京、山东和东北四省的张作霖;控制江、浙、皖、闽、赣的孙传芳;占领湖北、河南的吴佩孚;山西的阎锡山;西北的冯玉祥,整个中国四分五裂,满目疮痍。只有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在广东、广西、湖南策划讨伐北洋军阀,是爱国人士最后的希望。但是虽然孙中山先生一心为国,四处奔走呼号,期望救民救国于水火之中,可惜他大志未酬就逝世了。蒋介石在孙中山先生去世后,异军突起,以雷霆手段迅速掌握兵权,并于1926年下令北伐。
鲁迅先生的《铸剑》就写于就1926 年。《铸剑》写作之前,发生了两件事对鲁迅触动非常大,一是“女师大学潮”,一是“三•一八惨案”。这两件事之后,鲁迅离京南下,寓居在厦门和广州。《铸剑》的写作日期就在他旅居厦门和广州期间,成稿后被收录于《故事新编》中。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是鲁迅思想不断变化的根本原因,而黑暗的社会,无望的前途造就他文章风格的迥异。众所周知,鲁迅曾求学日本,在日期间先是学习日文,后来转去仙台学医。他曾经认为中国之所以弱,是因为国人的身体素质太差。不过鲁迅幼年时为病重的父亲求医的经历,让他对中医产生怀疑,所以他希望通过西医学医治国人;但是当他看到中国人围观日本人杀中国人的场景后,鲁迅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医学只能医治身体,挽救不了他们的思想。于是他又弃医从文,以笔为枪,嬉笑怒骂,字字句句直戳国人的灵魂。《新青年》时期他写了很多小说揭露当时人们身体和心里的病态,希望唤醒他们的良知和血性。三一八惨案政府屠杀几十个学生之后,鲁迅先生又发现:文字上的鞭挞和祈求,除了令统治者的表情更加狰狞,令他们的屠刀下落的速度更快之外,没有任何意义。要想救中国,必须放下无用的笔拿起杀人的剑,射杀军阀和统治者,才是唯一的途径。他曾经非常心痛地说:‘笔写得,有什么相干......实弹打出来的都是青年的血’。他也曾对许广平说:‘我现在愈加相信,说话的弄笔的都是不中用的中国人’。基于这种思想和理念,《铸剑》应运而生。
《铸剑》是一篇以复仇为主线的异志小说,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小说以眉间尺复仇的传说为蓝本,通过丰富的、具有浪漫气息的想像和精心的艺术加工,发挥了以暴抗暴,即“拳来拳对,刀来刀挡"的思想,热情讴歌了眉间尺和黑色人勇于讨还血债的复仇精神,表达了作者当时萦绕于心的以“火与剑"反抗暴力统治的复仇意志。小说所呈现的两种格调就是对他这种思想的诠释:悲壮与嘲讽,崇高与荒谬。这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渗透,对峙,消解,起伏,激荡,既表达了作者深广的忧愤又诠释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铸剑》标志着鲁迅先生的思想三个维度的最终闭合:手术刀—笔—剑。
02
《铸剑》在叙事结构上大致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是故事的缘起,写眉间尺听母亲讲述父亲为大王铸剑反而被杀的经历,决定为父报仇。第二段写复仇的经过及结局,眉间尺与黑衣人相遇,并在黑衣人的帮助下,合力杀死王。第三段是复仇后的情形,重在表现王公大臣与王妃太监们的昏聩无能。
小说开篇作者花了大量篇幅描写人与鼠的纠葛:眉间尺痛恨老鼠,但却屡次三番抓到又放过它,它的情绪也在抓与放中起伏,畅快或者憎恨着,体现眉间尺内心软弱犹豫不决的个性。鲁迅曾写信给他的交朋友说,《故事新编》真是塞责的东西,除《铸剑》外,都布满油滑。鲁迅的《故事新编》都改编于古典传说和神话,比如《奔月》《理水》《补天》讲的分别是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他觉得那些作品都是敷衍了事的作品,惟有《铸剑》才与众不同,才是不‘塞责’的。
鲁迅经历过多次革命,每一次都有人背叛。统治阶层在革命胜利后,残忍地杀害帮助过他们的人。这与眉间尺的父亲为王铸剑最后又被王所杀仿佛如出一辙。眉间尺的母亲觉得眉间尺的性格不冷不热,而眉间尺却觉得自己热血沸腾如烧着猛火,挖出捡来的时候,又犹如触着冰霜一般。冰冷的剑,炙热的人,冷热交替,与眉间尺对老鼠又恨又怜的态度大相径庭。这似乎是鲁迅青年的化身。眉间尺的个性悠游寡断是鲁迅这些年难以突破的内心困境。
第二段第一小节,眉间尺的复仇对象出现了。但是人们没有指责,也没有痛骂,而是战战兢兢,三拜九叩。这个时候另一个人也出现了,他是眉间尺的朋友,伙伴、知己或者说是他自己。
这里不能不提鲁迅的一个名叫高长宏的学生。鲁迅非常看好他,时时处处帮他。但是高长宏却在背后造谣中伤鲁迅。他的行为深深伤害了鲁迅,使得一向热爱青年的鲁迅对青年也慢慢失望了,《铸剑》里有个干瘪脸少年形象,似乎是给高长宏量身定制的。另外一个重要角色,是拯救眉间尺的黑衣人。这个黑衣人对眉间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不但知道眉间尺的复仇计划,还知道眉间尺的父亲为王造剑,也知道王要杀他父亲。一个陌生人对眉间尺了如指掌,而眉间尺却对他非常信任,甚至可以把自己的头和剑交给他。这就很奇怪,谁会对陌生人如此信任呢。别说陌生人,即使熟悉的朋友,或者最亲的亲人,也不会毫无保留地把头交给对方。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黑衣人就是成长了的眉间尺,是蜕变了之后的眉间尺自己。这样才能解释通眉间尺与黑衣人的情感,也能解释通眉间尺砍断自己的头颅后,黑衣人不但拿了他的头颅和利剑,还吻了他冰冷的唇这个情节就说得过去了。
第二段第二小节。写黑衣人觐见王,把眉间尺的头颅放置在大锅里表演节目,并成功地把王骗到到锅旁,用眉间尺的剑砍下他的头颅。黑衣人的名字叫宴之敖者。这个名字也很值得推敲,中不中洋不洋古不古今不今的。有好事者研究它,结果还真被他们研究出一个比较靠谱的结论。他们说宴之敖者也是鲁迅自己,这源于他与弟媳一段故事。鲁迅曾经在北京八道湾买过一套房子,《故乡》中鲁迅回老家接母亲及弟弟侄子等一家人搬去的地方。那是一处不算特别豪华但也非常宽大的所在。鲁迅的弟弟周作人的妻子是日本人,有个传言说鲁迅调戏周作人的妻子,被周作人他赶出八道湾。有学者说宴之敖者这个名字是鲁迅借此阐明自己清白的。宴是家下面一个日,一个女,敖是放逐的意思。合起来解释是:被日本女人逐出的人。宴之敖者的家乡是汶汶乡。汶汶出自楚辞,洁白受污之地的意思。这个寓意非常明显了:眉间尺是宴之敖者,宴之敖者又代指鲁迅自己。
下面把话题拉回《铸剑》,宴之敖者把眉间尺的头颅放在大锅里表演,到关键时刻头颅却沉入水底,再也不上来了。宴之敖者骗大王说,下面这一段表演只给大王看,其他人怎么没有这个福分。大王相信了宴之敖者,来到大锅旁边,宴之敖者借机斩杀了大王,把他的头颅砍进锅里。锅里眉间尺的头颅立刻浮上来与王的头撕咬起来。但是眉间尺毕竟略逊一筹,渐渐不敌,宴之敖者见状,也把自己的头颅砍下来,与眉间尺一起战斗。这一段战斗的场面非常具有神话色彩和魔幻意味。
这个时候的鲁迅思想与先前写《狂人日记》时发生很大的变化。狂人认为,当时的社会就是人吃人社会,并形成了一个吃人的闭环,最后狂人只能无奈并凄惨地喊“救救孩子!”多么可爱天真,狂人居然期望通过自己的呐喊就让人吃人的制度得到遏制,让吃人者自省。从《狂人日记》到《铸剑》鲁迅的思想发生了一个质的跨越,他不再相信文字可以救国,也不再妄想写作能够唤醒国人,他曾经在1925年给许广平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说,我们所期盼的大同的世界不会很快到来了,即使来了,以国人的现在修为和品行怕是也只能在大同之外徘徊,所以,惟有改革一途。但是改革只能靠“火”和“剑”。孙中山先生奔波半生还是失败了,最大的原因是他手里没有属于自己的军队。所以同《狂人日记》大喊”救救孩子“相比,《铸剑》已经开始行动,不再被动求和,也不消极祈求,而是开始战斗,并以撕咬的方式获得胜利。这段描述中有火,有剑,有战斗,看得人热血沸腾。这个理念很明显:只有把杀戮的人都咬死,才能还社会一个安宁。以有意义暴之不义暴,才能令暴行终止,才能还世界一个艳阳,一份晴空。这,才是永久颠扑不灭的真理。
王终于死了。按常理,王死了,制造杀戮的人消失了,正义获得了胜利,文章应该结束了。但是鲁迅没有这样做,而是在王死后,描述一群昏聩无能者的表现。
杀了王并不代表统治阶级消亡了,王公大臣太监妃子们在王死后,第一个动作是打捞并辨认王头,统治者固然喜欢迫害别人,但是很多被统治者其实也脱不了干系。他们努力辨认头的行为暗示他们的奴才本性。因为没有了王,或者说没有了王的头,他们不知道怎么做奴才。这就是鲁迅的不同于他人的伟大之处,它不仅看到了统治者的暴虐,也看到了助纣为虐者的悲哀,他们也是暴力的推波助澜者。鲁迅用了两个成语结束文章:言消水灭,水波不兴。
《铸剑》写作一年前,鲁迅写过《聪明人、奴才和傻子》。那是一篇杂文,说的是一个奴才找人诉苦,他碰到聪明人,告诉他自己的主人有多么坏,多么暴虐,自己多么受苦云云,聪明人非常同情,甚至点出眼泪水,你太可怜了,然后安慰她说,你以后会好起来的。奴才听了心里舒服多了。后来奴才又找到傻子,说了自己的处境。傻子说,混账,你不会让你的主人开个窗户吗?然后傻子动手把泥墙拆了。奴才吓坏了连忙制止,并气急败坏地质问,你要干什么。傻子说,帮你开个窗户。奴才说不行不行,主人会骂的。傻子不管,依然砸墙。奴才于是在地上打滚,并呼喊别人来拿下傻子。后来屋里出来很多奴才把傻子赶走了。主人最后出来夸奖了奴才。然后很多人来慰问他,聪明人也在行列中。有这样的奴才和聪明人,傻子怎么去革命呢,为了谁去革命呢,革命之后收益的还是聪明人和奴才,傻子革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说回铸剑,王功大成,太监妃子们无法分辨王、眉间尺和宴之敖者的头,只能把三个头都成殓起来,送别王头的时候,所有人都下跪拜别。也就是说,这些奴才们其实跪拜的还有眉间尺和宴之敖者。
尾声
《西游记》的孙悟空保护师傅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并被封为斗战胜佛。有人说斗战胜佛这个封号与战斗无关,如来佛祖赐他斗战胜佛封号,是要求他时时刻刻警醒自身,不能放纵自己野性,当孜孜以求参悟佛法,所以他的封号不是战斗胜佛。但是试想,如果不是孙悟空一路斩妖除魔,一次次保唐僧无恙,哪来的真经可取,又哪有什么斗战胜佛可以赐封?
我想鲁迅就是斗战胜佛一样的存在,他希望天下和平,希望看到中国安宁,但是如果不挥动手中的金箍棒,不斩杀路上的宵小和妖魔,哪来的万里江山一片祥和?
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就是一尊手握利剑的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