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我在悦读】6377-萨摩
二期活动第17次打卡 ,2018第52次打卡
书名:《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篇目:第八章 倾听的力量
金句:
[if !supportLists]1. [endif]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
[if !supportLists]2. [endif]当别人说“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认为他们是在拒绝我们。有时,我们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许就会发现是什么是他们无法答应我们的请求。
[if !supportLists]3. [endif]人们常常没有意识到,他们需要的是别人的理解和接纳。他们也没有意识到,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与讲故事相比,更容易得到他们所期待的联系。
[if !supportLists]4. [endif]是谈话生动有趣的方式:1.尽快提醒说话的人留意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直接表达我们的愿望。
[if !supportLists]5. [endif]打断说话人比假装在听,更符合对方的愿望。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对话对人有益,而不像别人当做负担。
[if !supportLists]6. [endif]有的时候,我们说了心里话,很想知道对方的翻译,却发现对方一句话也不说。这是,我们也许会很不安,容易把事情往坏处想。在别人保持沉默时,我们一般会觉得有些别扭,而很难静下心来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可以选择要么将自己体会到的他的感受和需求反馈给他,要么就表达我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要么静静地坐在他身边,要么通过身体接触传达我对他的关心。
复述:
倾听的力量可以帮助人们治愈心灵的创伤。有时候,人们不断地重复讲着一个冗长的故事,其实他们需要的是别人的理解和接纳。我们直接表达出他们的感受和需要,更能与他们产生联系。
关联:
《祝福》——鲁迅:“我真傻,真的,”她说,“我单知道雪天是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我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我一大早起来就开了门,拿小篮盛了一篮豆,叫我们的阿毛坐在门槛上剥豆去。他是很听话的孩子,我的话句句听;他就出去了。我就在屋后劈柴,淘米,米下了锅,打算蒸豆。我叫,‘阿毛!’没有应。出去一看,只见豆撒得满地,没有我们的阿毛了。各处去一问,都没有。我急了,央人去寻去。直到下半天,几个人寻到山坳里,看见刺柴上挂着一只他的小鞋。大家都说,完了,怕是遭了狼了;再进去;果然,他躺在草窠里,肚里的五脏已经都给吃空了,可怜他手里还紧紧的捏着那只小篮呢。……”她于是淌下眼泪来,声音也呜咽了。
也许祥林嫂需要的只是一句,“失去阿毛,真的是让你肝肠寸断、抱憾终身的一件事,对吗?”
应用:
很对时候,他人给我一遍又一遍地讲故事,其实我可以直接帮助他们把背后的情绪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