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一阵子,朋友和我抱怨,说他刚开学时,遇上了一个和他家里有点关系的老师。
那位老师很照顾他,一开始,就告诉他要好好读书,并且用A4纸给他开出了夸张的书单,让他读完研接着考博士,毕了业再安排个清闲的工作。
出于尊重,碍于情面,一开始他努力去做了,但在做的过程中他很纠结,因为这些并不是他想要的,他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但并没有考博的计划。
几个月内,他过得并不开心,之前他也说过好几次,感觉活在别人的计划里,一点也没有意义。
他慢慢烦了,累了,也不愿再违心了,最后终于实言相告,选择了做自己。
昨天他给我打电话,说:“现在,我有一种解脱的轻松感。”
仰望天空,白云纵横。
02
电影《楚门的世界》,其实就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个孩子,从出生,他的生活就被别人完全设计好了,每一个细节,都按部就班。这个孩子叫楚门,他的梦想是航海。
慢慢的,当他开始努力生活时,才真正发现,原来他的生活都是别人设计好的。
他流着眼泪,绝望地问:“And who am I?”时,所有人都哭了,但是没有人理他。他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和自己所爱的人,坚持扬帆出海,电影的最后,他终于发现了自己生活的真实。
看完《楚门的世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像某些东西噎在了喉咙里,只有难受和淡淡的忧伤。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楚门,差别只是,楚门最终走出了别人给的世界,他站在山顶向世界呐喊:“你给的世界,我不稀罕!”。而大多数的我们,终其一生都将在其中徘徊。
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被人设计的,我们从小被告诉要讲卫生,要听大人的话,要讲文明,讲道德,然后是一系列的程序:上学,就业,成家……有时候,我们的生活也会被一些不合常规的事情打断,但新闻会站出来,摸着我们的头,轻轻告诉我们:“别怕,那个人是不正常的;那些事过几天就没有了,你要坚强……”
也许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中所言的体制化,用电影中的话来说:起先你恨它,然后你习惯它,更久后,你不能没有它。
也许社会就是一个大的流水线,我们生而不同,到后来,慢慢相同。
03
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龄,我们才发现,原来生活,并不是我们预想的样子。
我们还想外出闯荡,但家人要求我们回家;我们还想周游世界,但现实要求我们工作;我们还想谈一场风花雪月的爱情,但向前看时,似乎很多人都着手准备相亲了……
越长大,越发现,似乎很多东西都变成了仪式,固定的点做固定的事情,留给我们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少。
渐渐经历的多了,才真正发现生活的不易。而我们越活,也越来越不像自己。
周围的不满与日俱增,对现状,对自己,对工作,对爱人,对上司,对同事……原来大闹天宫的不是我们,一地鸡毛和烦恼人生才是我们的常态。大多数人只能委委屈屈地活,委委屈屈地死,不安于现状,但又舍不得腾出位置。
于是,妥协,就成了生活的常态。
原来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有希望也有遗憾。若有所待是人生,有所憾,也是人生。
才发现青春的宝贵,才发现机会的难得。
才发现,原来,一转身就是一辈子,从此擦肩而过,一切都擦肩而过。
04
但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我们都想做,最真实的自己。
所以这两年辞职旅行火了,自媒体崛起了,大冰故事里的既能朝九晚五又可浪迹天涯,也成为了很多人向往的生活。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周游世界的梦想,但真正能做到的,没有几个。说到底,我们并不想让自己成为那种老了以后没有回忆,生活乏味的人。
长此下去,如何过得一生?一生,真的,只有一生。
还记得刘同的那段话:“很多父母对自己子女说:你毕业了就回老家,我们托人帮你找一份工作,买套房子,找个好男人嫁了,生活安心,我们也放心。但每个人生下来不就是为了见识这个世界么?如果我们都变成小肥羊的羊,肯德基的鸡,生下来就是为了死,我宁愿从来就不被生下来。爱是理解,不是禁锢。生是见识,不是活着。”
还是一生,我们确实,只有一生。
朋友,我并不想劝你辞职旅行,并不要求你一定外出闯荡……因为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境况都不一样,我只想让你明白:你只活这一次,请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
希望你在能选择的时候,再做几次自己的选择。
希望你在能坚持的时候,再努力坚持一把。
希望你在做自己的时候,勇敢地去做真实的自己。
也许有一天,风尘会来刻画你的样子,但最起码,那是你的样子,风刮刀刻过的,是自己最真实的样子。
05
所以,
对不起,我变不成你的样子,只想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