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学习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教师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学习评价方法,能够使学生如沐春风,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学习评价的类型及特点有:
1、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前者通常属于非正式的评价,经常以口头提问和练习、表扬和批评的形式出现,是课堂教学中运用频率很高的评价方式。后者是正式的评价,一般以课后作业、课堂练习或测试等形式出现。两种评价方式,虽然都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督促学生的学习的作用,但口头评价的频率相比于书面评价要高得多,也更受到教师的重视,能更直接而迅速地对学生产生作用。
2、即时评价和后续评价。前者是在课堂上发生的,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常以口头评价的方式出现;后者是在课后发生的,常以书面语言的形式出现于学生的作业或期中、期末的评语中,其形式多样、内容短小、涉及面广。两种评价方式出现的时机不同,决定了反馈的时段不同和反馈的目的不同。,即时评价更强调以人为中心,后续评价则更强调以任务为中心。当然,法无定法,高明的教师会将评价巧妙地与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以发挥评价的作用。
3、表现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就评价的内容而言,学生的学习评价包括表现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两种。前者兼顾学生的行为表现结果和学生行为表现过程,不仅评价学生的素养目标达成情况,也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素养形成情况,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后者则着重对学生的行为结果进行评价,旨在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让教师获得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因此其更关注学生素养目标的达成情况。二者相比,表现性评价指向以学生学习为特征的深度学习,在课堂中能引领和促进深度学习,促使学生素养形成;形成性评价则更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