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读书笔记》终于读完了。如释重负,一身轻松。满脑却是一片空白。我从这本书书中读到了什么?
不得不承认,跟外国作家地域、文化上的差异,还是会影响到我们读书的效果,有些文化上的障碍,不了解她所说的历史和人物,这样就会造成很多理解上的困扰,读起来费劲。
特别是这本读书笔记,涉及的作家作品太多,而我只能在一知半解中硬着头皮去啃,好在,这是一本女性写的书,很多时候女性之间更容易理解一些的。
伍尔夫,生于1882年的一个富有的家庭,父亲毕业于剑桥大学,当时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学者传记记者,丈夫是著名作家,在伦敦住的时候,家里来往的是兄弟们在剑桥的朋友,形成了一个文艺和学术中心集团,核心成员有当时文化界的大批精英,包括作家、评论家、艺术批评家、传记作家,经济学家。在这样一个人才济济的集团中,加上本身的文学天分,伍尔夫也迅速成长为一名知名女作家、文学批评家和文艺理论家,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
在伍尔夫这样的人物面前,有种蚍蜉撼大树的感觉,感觉自己就是那个小小的蚂蚁,连更进一步的勇气都没有了。忽然理解了浮士德的苦恼:知识追求就是一场悲剧。在无限的宇宙面前,个人知识是非常有限的,你永远也无法到达知识的边界。在文学领域,你无法把整个人类著作都通读背诵,即使能这样做了,你又能自豪的说你明白了所有的道理?
伍尔夫的思考,有很多是从女性的视角来看待问题的。她认为,女人一天的活动,常常是不留任何有形的成果。她的人生有一种无名氏的特征。是的,女人在生活面前,永远是那个忙碌而没有成果的人,她的努力,在生活中是可以用抹布一擦而过的,常常感慨,家务,只要你愿意干,就永远都干不完。而且没有人会感激你,相反,如果你做不好,反而会收到冷嘲热讽。
而一个人的眼界高低,又跟她的作品有着天然的联系。一个人的生活领域的界限,制约着她的文风、她的思想边界。作为女性,写不出关于战争、和平、这样宏达的主题,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