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渐暖和起来,尽管阴霾仍未散去,春暖花开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过去的寒冬就像是一个陌生的路人,冷眼看着这方土地生活的人。在所有人未曾预料的时刻,挥一挥衣袖,将一辆辆救护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留下车后面不停追赶的脚步,以及划过眼角的泪水。
是短暂的分别,或者再也没有可能的重逢。所以我讨厌冬季的缘由并不是因为它的寒冷,而是在冬季到来后,那些穿梭在街道上的急救车的声音,要比其他三个季节匆忙得多。
毕竟我们都不知道,明天和告别,哪一个会先来。
一
在读书时,有一个词叫作触景生情。是说我们的记忆会因为同一个场景的再现,在心里产生情绪波动,友情的也好,爱情的也罢。
这些一时难以抚平的情绪,称之为思念。
来自《黄油烙饼》的香味,就在街道上的急救车驶过时,闯入了我的视线。
奶奶之于黄油烙饼
故事的主人公叫作萧胜,他从三岁开始就和乡下的奶奶一块生活。那时他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他就在奶奶身边吃着小米、玉米面饼,长高了。
当他的身子疯长时,奶奶将家中的两口锅交了上去,手中的饭菜变成了食堂的白面馒头大烙饼。味道好了起来,他也胖了起来。
但这样的时间没有持续太久,他嘴中的食物就回到了原来的水平,小米、玉米面饼子,甚至还不如原来,因为里面掺了糠和碴子。他的身体受不了,因为饿,就算是掺假的饼子,他也吃不饱。他的奶奶也吃不香,气喘让她整夜不能入睡,萧胜瘦下去的身体也增加了她的负担。她能一口气走到家的日子成了半块饼子也要嚼半天。
冬天他的爸爸回来看他们时,为了让奶奶补充营养,特地搞来了两瓶黄油。奶奶并没有吃,而是一直收在了躺柜里,只是看着。就算是奶奶去世的那个冬天,那两瓶黄油也没有打开。
黄油之于萧胜
他跟着父亲到了县城,和他们一起生活在研究所。在那里,他吃得比以前好了活动范围也更大了,再也没有人能够打搅他了。他却总想着那声在门口的呼喊,来自于奶奶的“回家吃饭”。
他的奶奶已经不在了。
后来,在这儿的食堂饭菜也变差后,他从外面野地里找到了许多蘑菇,在用线穿起蘑菇时,他一下子明白奶奶的身子为何没有撑过那个冬天。她是饿死的,慢慢地饿死的。
后来的一天,他的爸爸所在的研究所要开三级干部会议,他第一次见到了新鲜的被宰杀的羊。可是他吃不到,只有干部才能吃羊肉、大米饭、黄油烙饼,他是普通社员,只能吃高粱饼子叶子汤。他之所以那么想吃黄油烙饼,只是因为这种香味,他从来没有闻到过,这种味道,他也从来没有尝到过。
他的母亲在他的好奇声中,将奶奶珍藏的黄油打开,做成了两张黄油烙饼。他也在这黄油烙饼的味道里尝到了失去的滋味。
二
电影《夏洛特烦恼》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夏洛没有梦回中学时代时,现实生活中就是一个为了面子其他什么事都可以不管的人。但是他的原生家庭并没有让他成为一个赢得他人尊重的人,反而是因为低于常人的家庭背景,让他在同学中成了一个随时被拿来的笑话。
他为了在心中女神的婚礼上为自己赢得最后的荣光,花掉了媳妇马冬梅用来换车的钱,最后不光招来了自己媳妇的怒火,也让自己又一次在众人面前出了洋相。
等到他梦回过去,凭借成人的阅历在学生时代大杀四方,功成名就时,才发现此时自己身边的人,早就没有一个真心的了。他们说着好听的话,在他面前小心翼翼,却丝毫不关心他的不开心。
他有了名气,有了财富,失去了关心的人。
终于他意识到了财富让自己失去的东西——真心。
电影最后夏洛依旧只是一个生活在都市的普通人,陪在他身边不离不弃的妻子又让他变得不再普通。
我们在现代社会生活,在不断追求更好的生活,谁也不愿意让自己回到过去吃不饱穿不暖。那么为了仍然会有在新婚之日狮子大开口,按照家里人的意见索要天价上车下车出门的彩礼?究其原因,无非是苦日子过得久了,想让女儿们换一种生活。但是女儿们的生活质量可以提高,女婿就只能安然接受吗?
所有人只要活着就想往高处走,高处会有高处的烦恼,我们可不能过分贪婪。
三
我们总说要活在当下,可是又有多少人真的愿意活在当下?乔治·萧伯纳有句名言,生活是一支光芒四射的火炬我要尽可能地使它燃得更亮,然后穿给下一代。然而我们多数人在火炬还在起火阶段就不停地往前跑着,生怕下一个人接收火炬时火炬已经熄灭。却没有人关心火炬中的燃料是否充足。
一个水手和一个商人聊天。商人问:“你是水手,那么你是不是随时都有掉进海里的危险?”水手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说:“我的爷爷和父亲也是水手,他们都是在海里去世的。”商人听后十分惊讶,“既然这么危险,你为什么还要当水手?”水手笑了笑:“人终究会有一死,你为什么还要活着?”
生活中有许多不确定的事会发生,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对于不确定的害怕就放弃,那样只会让我们的生活没有意义。如果我们因为担心分手而不去恋爱,谁又愿意和我们携手同行?
我们只有敢于面对那些不确定,敢于活在当下而不是不切实地的焦虑中,才会体会到原本生活中的各种精彩。毕竟,酸甜苦辣的生活才有滋味,太过顺利的日子只会让我们索然无味,心生厌倦。
人对于财富权力的追逐从来没有停止过,但人对于幸福的满足感从来没有真正得到过。细细想来,只不过是上了此山,只见周围的高山,不见脚下的高山。
一场大病,方能展现人间冷暖,一场天灾,方能识得人心几何。没有能够在巨大的财富面前守住原本的底线,但是我们终究还是要明白,哪些东西我们能动,哪些东西我们不能动。过度的欲望就是一处深渊,我们在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