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想去,只能写无题吧。
距离上一篇文章, 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不是不想写点什么,而是时间如流水,每天能在十一点前静下心来坐坐的时间几乎没有。
上班已经完全没有空隙时间,除了忙碌还是忙碌,年前估计会一直加班过去了。
上次修改之前的两篇职场文章时,我在想,所有的自媒体平台,各种文章如商品一般琳琅满目,自媒体作者们动不动就是多平台同时发文,现在连我自己都慢慢看得少了,都写文章,谁认真在看呢?
直到今天看到一段周国平的话:我写作从来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让自己有事情做,活着有意义或者似乎有意义。
最近做了一件结果不太好的事情。
找人给同事介绍了一个男孩子。有时觉得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都是怎么了,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剩下来的都像少了一些激情,大家似乎都很忙碌,也似乎都无所事事,总是带着防范心理,想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却又拒绝着陌生人。
时代的改变,让我们再也记不住电话号码,也不会去记住很多号码,不会去把手机号码抄下来,毕竟没有了手机号码,还有微信呢,现在谁不加个微信呢。
过去的qq好友,有未曾谋面的陌生人,也有曾经的同学,许久不联系,一删再删,有些人真的是一删除qq,就如同永别一般,可是没有人会在乎这种永别,这是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微信也如此,我某天突然想在好友的朋友圈里找张照片,发现居然设置的是三天可见。
别人介绍的那个男孩子,我加了好友后,只几句对话,他就没有回复了,翻了一下朋友圈,想侧面了解一下,第二天发现居然被屏蔽了。
好在当事人还是联系上了,并连续两周见面,中间过程我没有过问,怕干涉太多引起反感,也不想让同事觉得把这件事看得太重要,希望她能有平常心去对待。
然而突然间两人就不联系了,没有任何征兆,也没有说是否有什么原因,我测试了一下,那个男孩子已经删除我的微信了,至于什么时候删除的,我并不知道。同事都不想测试自己是否被删除了。
有人说微信是善解人意的,被删除的时候不会提醒,就假装一直都在吧。
可是现在的人际关系这么微妙,联系全靠微信了,连电话都懒得打了,信息懒得发了,微信一删,如同从来没有认识过,这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呢还是逃避的方式呢?
过去发信息字数有限,短信存储数量有限,手机里的信息总是看了又看,删除一条都要斟酌许久,现在想怎么发怎么发的时候,却都惜字如金了,大抵只有一个理由,忙,忙得没有时间回复,没有时间关心和问候。
我不是个喜欢删信息的人,也不是个不回复信息的人,如果删掉信息,那只有一个理由,不想回忆,如果不回复信息,也只有一个理由,不想回复。
有时候突然觉得,这种依赖于微信产生的交际关系似乎很脆弱,哪天不联系了就如同消失一般,没有告别,没有为什么,谁也不会去问为什么,更不会去找那个人,没有人愿意去做那个主动的人,因为做了就证明你比对方更在意。
在微信的世界里,说一句喜欢容易,可是让人怀疑也容易。谈恋爱的,算计着谁爱谁更多,说着我爱你,却还是会辜负你,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只会指责你,许多的感情大概都是这样没有走到最后。
生活应该简单,生命很短暂,爱情应当深情,理想应当盛开,青春应当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