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去年冬天,学校视力筛查,初筛通知儿子视力下降了,分别是4.7和4.5,提醒家长需要去正规医院检测下孩子的视力。
于是马不停蹄,跟爸爸一起带儿子去了三家医院,可视力检查还没做,医生一个简单的斜视诊断,先下了结论,这个孩子是个双眼间歇性外斜视,必须去斜视专家诊室,进行确诊,并进一步确定是不是需要做手术。
初听到这个诊断,我极度不想相信,一直在不自主的念叨,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是斜视呢?孩子就是近视眼了而已啊。医生蛮不耐烦的对我说,这不是可能不可能的事,他就是一个斜视,喏,你另一个医院找这个专家大夫,去确诊。这里有他的坐诊时间。
我接过来医生写给的纸条,上边有专家的名字,坐诊医院和坐诊时间。每周只有两天坐诊,并且今天他并不坐诊。
我和张先生迅速决定,带着孩子多去几家医院看看,是否真是斜视,几家医院跑下来,大小医生都问了,确实孩子存在间歇性外斜视的情况。
那就不能迟疑了,等到专家坐诊时间,马上去咨询专家。确定近视也有,当然斜视度数也不低,并达到了手术指征,可以先佩戴近视眼镜,同时预约上斜视手术。
这可让我有些慌了神,我能接受孩子斜视了,可马上让我决定是不是要做斜视手术,这在医生看来不值一提的小手术,可让我们家长看来,却是在眼睛这么重要敏感的部位动刀,做或者不做让我和张先生做不出来决定。
手术时间排在半年后,医生手术排的很密,做手术的人很多,所以要排队等,正好说这期间我们也可以多了解下手术的相关知识。
于是在网上各种平台,多处查找“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手术”,不出意料的众说纷纭,一如小马过河的故事,有的说不用在意可以不做,手术有风险,风险不可控,有的说不做后悔,后果严重,让人更加不知道如何做决定了。
2
很快,预约的手术时间到了,我接的护士电话,护士机械的问着是不是要在某天某时去医院做手术,我踌躇的不知道该怎么应答,顾虑重重,护士便不再与我多讲话,直接告知我,可以取消预约,于是我顺坡下驴,取消就取消吧。
3
又是半年,张先生某天,跟我郑重的说,他觉得手术还是要做的,因为他发现,儿子在发呆的时候,眼睛会不自主的瞥向一旁,一喊他,他会再把眼睛转回来,而且越来越频繁。
这样的话,那就必须听从医生建议,马上入院做手术。
4
手术的头一天需要提前入院,并做了相关的术前检查,再次确定配戴眼镜后斜视情况得到了改善,但是依然达到手术指征,然后医生确定了手术方案,在较严重的左眼做斜视手术。
这一天,儿子还是开心无虑的,跟我打打闹闹着轻松的做了检查,并按照医生的嘱托进行了禁食禁水,我和张先生打趣他说:“手术的压力不大,最头疼的手术前的禁食禁水,这可让我们家的小胖子怎么活呦。”儿子嘿嘿的笑:“嗯嗯,禁食呗,还禁什么水啊。”
第二天早上没吃没喝的儿子,在接近11点钟的时候,被护士推进了手术室,张先生被通知可以在手术等待区陪伴儿子等待,我则被赶进了家属等待区。
我天真的以为,张先生可以跟着儿子进手术室,这样便能大大的让儿子安心。可不一会张先生也出来了,说儿子进手术室时,他便也被请出来了,看着小小的孩子,独自一个人被推进了手术室,心里五味杂陈。
于是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我和张先生趴在进出手术室的大门上,翘首的盼着,什么时候儿子才能被退出来,还在猜着儿子出来的状态。
术前医生一再告知是个小手术,术后立马就能出院,第二天不影响工作和学习。导致我和张先生心态很是轻松,虽然是一直在翘首期盼着儿子什么时候能出来,但是也没有过度担心,想着儿子全身麻醉,睡一觉手术就能做完了,醒了麻醉也就完全做完了,也咨询过医生,术后会不会疼,医生说不疼,只是会看事物重影,过段时间就消除了。
漫长等待了三个小时后,终于小伙子被医生推了出来。
一出来,明显的儿子不舒服,且心情很不好。
到了病房,护士说,半小时后喝一点水,一小时后可以进食,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两个小时内平躺,有心电监护仪,检测心跳,不能睡觉。
我可以看出儿子一定是不舒服的,眼睛不敢睁开,昏沉沉的想睡觉,一直让我给他拍打着小腿。
张先生倒是不觉得,他说儿子是不是太仔细,太小心了。不敢动,怕影响恢复。
我买来了米饭,小米粥和菜。担心儿子太长时间禁食,肯定是饿坏了。
可是儿子直摇头,我一会问他要不要喝水,要不要喝粥,要不要吃点东西,儿子也是一直摇头,只说自己恶心,什么也不想吃。
直到两个小时候,护士撤去心电监护仪,儿子也没完全恢复体力。
回到家以后,昏沉沉的吃了饭,又躺在床上。我感觉终于是如释重负了,打算轻松地看会视频,吃点饭,放松下心情。
儿子在卧室,轻声的呼唤我,“妈妈,妈妈。”
我放下手机跑进去,儿子躺在床上,眼睛不敢睁,跟我说“妈妈,我还是浑身没力气。”
5
直到第二天的早上,儿子睡醒了,爬起来要去上学,还在跟我说,他的腿没有力气。
我告诉他老师,今天如果有体育课,便让孩子请假吧。
整个手术期间,我想儿子还是很不舒服的,我们成年人,即便是有个头疼脑热,却也好几天不能完全恢复,这个手术,虽然医生一再告知小手术,微创,手术时间极短等等,可毕竟是个眼部外科手术,我在一遍遍告诉孩子不要担心,只是个很小的手术的过程中,也给自己洗了脑,不会多痛苦,只是个小手术。
可如若这个手术在我身上做,那么,我第一次经历全麻,一个人被推进手术室,一个人无助的在手术室醒麻醉,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那种无助,那种恐惧,术后麻醉药的副作用,恶心,全身无力,术后眼睛刺痛,睁不开,眼球转动便扯到伤口,还有眼睛看事物的重影模糊这些术后不良反应。怎么可能是仅仅一句小手术,很快,微创这样的词就能抚平的呢。
所以,即便是亲如母子,我们也不能感同身受。
我无法体会他的无助,害怕,痛苦,难受。我不知道我怎么样的陪伴和照顾才能平复他的恐惧,缓解他的痛苦。
爱,是长觉得亏欠吧。如果再来一次,我希望我更能全心的照顾他,不会因为是个小手术,就轻视了手术带给他的痛苦。
不,再也不希望再有一次,从此我的孩子们健康,无忧,不会再经历这样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