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看母爱是怎么产生的?母亲对孩子的感情是怎么建立的?
其实,关于母爱的产生机制,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研究者通过大量的观察发现,很多雌性动物都在分娩后表现出了母性行为,比如把刚出生的幼崽亲密地带在身边,温柔地舔舐它的身体,给它奶,为它保暖,不惜一切地保护孩子等等。但问题是,动物是没有意识的,它们并不知道交配和怀孕的关系,也不知道阵痛和生产意味着什么,可以说,动物对照顾幼崽是毫无准备的。研究者推断,这是因为分娩催发了雌性动物身上的母爱,让它们的照料欲望得到了充分觉醒。
那么,具体是什么东西让雌性动物萌生了母爱呢?有科学家猜测说,可能是有什么激素,在分娩后才开始分泌,刺激了雌性动物的大脑,才激发了它们的母性。那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实际上,研究者们很早就尝试用注射激素的方法,来催发动物的母性行为,但一直没成功。直到1972年,两位美国教授有了新突破。他们从刚刚产崽的雌性老鼠身上抽了一管血,然后把它注射到一只从来没有交配过的雌性老鼠身上,同时,把几只刚生下来的幼崽放到它的窝里。结果,十几个小时后,这只雌鼠开始表现得像一位合格的母亲,比如把幼崽舔干净、放到安全的地方等等。但是,教授发现,必须在雌鼠生产前后24小时内抽的血才有效。超过这个时间,就无法唤起没有交配过的雌鼠的母爱。
这个实验证实,某种唤起母爱的重要物质,就是在母亲全身心投入的分娩时段产生的,分娩后一天,这些激素就消失了。但是,只要母爱被激发起来就控制不住,即使激素消失,母亲还是会拼命地关怀和照顾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丢失或死去,母爱还会转移到其他替代的孩子身上。比较遗憾的是,这些激素唤醒母爱的作用过程到现在还是个谜,需要继续探索。
不过研究者也发现,虽然在分娩过程中,有某种激素激发了母爱,但这时候的母爱其实是盲目的。动物母亲由于没有天生的对孩子长相或形体的认知,它们根本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孩子。比如,研究者观察到,有的猴子在分娩后,把真正的幼崽丢在一边,反而无比温柔地抱起胎盘,小心翼翼地贴到自己的胸口。那么,它们怎么与自己的孩子建立起母子感情呢?
研究证明,母子之间情感建立的关键时刻也在分娩阶段。在分娩后,动物母亲会本能地通过某种证明信号来锁定一种东西当做自己的孩子,把母爱落到实处。这个信号可能是一种声音,比如还在蛋中孵化的小鸡崽会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当它们破壳而出后,母鸡会把发出同样声音的东西当成自己的孩子。这个信号也可能是特定的视觉、嗅觉或者触觉信息,比如,山羊母亲在分娩后,只要花几分钟闻一闻幼崽的气味,就能立即辨认出它们,为它们全心全意付出的欲望再也停不下来。就算有研究者在它们闻到气味前把孩子送走,并立即用陌生的孩子替代,那么山羊在仔细辨别气味后,也会把这些替代者当成自己的孩子。
从这个研究我们能看出来,动物母亲要和幼崽建立牢固的母子感情,是有时效的。不只是我们刚刚说的山羊,其他的一些哺乳动物,像狮子、大象、海豹或者老鼠等等,如果把它们和刚生下的幼崽立即分开1到2小时,然后再还给它们,这些动物就再也不能对孩子产生爱意了。它们不仅认不出孩子,还会粗暴地踩踢、啃咬甚至杀死它们。但是,如果在分娩后的最初几天,这些动物母亲一直把幼崽亲密地带在身边,给它喂奶、舔它的身体,这时候再把幼崽抱走,那母亲就会东奔西跑、焦急地寻找自己的孩子。如果半道上偶遇某个其他动物的幼崽,这个焦急的母亲还可能会把它拽过来当成自己的孩子,在它身上宣泄爆发出来的母爱。作者说,自然赋予动物“母爱”这种天性,同样发生在人类身上。有研究者为此专门做过实验。
比如,经常有产妇在生产前说我不喜欢孩子,坚决申明在分娩后不要自己的孩子。通常情况下,这个孩子在医院一生下来就会被送走,母亲和孩子可能一面都见不上。不过在实验中,研究者换了一种做法。婴儿出生时,研究者告诉母亲,还没找到合适的领养人,需要母亲先照看几天。然后,研究者每天让母亲和婴儿接触几个小时,让她给婴儿喂奶。研究者发现,母亲和孩子待在一起时,总会轻轻地触摸孩子,揉揉这、摸摸那,还会深情地注视孩子。几天后,研究者告诉母亲说,找到领养人了,要把孩子送走。没想到,几天前还咬牙切齿地说不要孩子的母亲,现在却毅然决然、满脸激动地阻止孩子离开。作者认为,这个实验证明,正是由于分娩后和孩子的密切接触,才让母亲的情感从拒绝、憎恨转变为对孩子无尽的爱。在之后的几年中,研究者还对这个母亲做过跟踪调查,证实了她确实是一个对孩子充满爱的好妈妈。
好了,通过这些内容我们了解到,雌性动物在分娩阶段产生的激素催发了母爱,并且在分娩后,动物母亲会很快通过声音、气味、触感等证明信号辨认出自己的孩子,从此成为了爱护孩子、无私奉献的慈母。这种母爱的本能同样发生在人类身上,让母亲在守护孩子中找到了幸福的感觉。
第二部分
你看,母亲先付出了对孩子的爱,那么孩子怎么建立对母亲的感情呢?孩子对母亲的真正需求是什么
研究者发现,动物幼崽和母亲一样,出生的时候也不知道母亲长什么样,它们最多模糊地记得母亲的轮廓或者声音。比如,有些哺乳动物幼崽就道要跟着大个头走,向它要奶喝,哪怕跟着的其实是一辆汽车。不过,它们天生有种渴望,就是寻找一个能够给自己食物、安全感和温暖的东西作为自己的母亲。
关于这点,不得不说说前面提到的“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康拉德·洛伦茨教授提出的“印记”理论。他发现,一些动物在出生后有一段极为短暂的时间,这期间的经历,会给动物留下一生都无法磨灭的印象。比如,有一种鸟叫寒鸦,它会把出生后给自己喂食的那个形象当成它们将来的性伴侣或者配偶的外形,这个时段被叫做“性伴侣印记敏感期”。这个敏感期过去后,雏鸟开始进入“父母印记敏感期”,对父母的爱才在雏鸟身上苏醒。
举个例子,洛伦茨教授把一窝寒鸦雏鸟从鸟巢中取出来,亲自喂养它们。结果,全部雏鸟都把教授当成了它们的母亲。不管它们飞到哪里,最后都会回到教授身边。等这些寒鸦进入性成熟期后,一部分雄鸟还会把教授当成自己的追求对象,向他示爱,有的甚至还想和教授的手指进行交配。但也有一些雄鸟,虽然一如既往地追随教授,可它们追求的对象却是真正的雌性寒鸦。
为什么有这样的差异呢?洛伦茨教授的进一步研究证实,那些找错求偶对象的寒鸦,往往都是从鸟巢里取出来的时候,还处于性伴侣敏感期的雏鸟,而那些寻找到正确伴侣的寒鸦则已经过了性伴侣敏感期,正处于父母印记敏感期。
有研究者还发现,对于那些出生后就可以自己离窝寻找食物的雏鸟,比如灰雁,父母印记敏感期非常短暂,但对母亲的爱发展得特别迅速,出生后几秒钟就可以完成。当雏鸟破壳而出后,它们会把身边第一眼看到的,比自己大、活动的东西认定为自己的母亲紧紧追随,哪怕这个东西是一个猴子标本、火车玩具或者一个人。如果错过了这个敏感期,它们就再也不能与其他事物建起这种牢固的感情了。而对于一些哺乳动物幼崽,比如斑马、绵羊等,它们与母亲建立牢固的关系,需要的时间相对要长一些,可以持续好几周,这个过程越长,感情维系就越持久。
总体来说,动物幼崽建立对母亲的早期感情维系,虽然时间短暂,但非常牢固,会成为它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甚至能够决定命运。
比如,小绵羊在出生的最初几周,对母亲的印象就已经铭刻在心了,母亲就是它的一切。这时候,如果母亲死掉,它就会一直守在母亲身边,假如母亲的尸体被处理掉,它也会想方设法回到母亲死去的那个地方,痴心地守在那里,直到自己也死去。你看,孩子对母亲的忠诚也像母亲对孩子一样,至死不渝!
那么,在动物身上的这项研究发现,对人类有什么意义呢?
作者认为,过去有很多人说,人和动物不一样,人类的新生儿在最初几周甚至几个月都没有感受外界刺激的能力,也不会思考,只会依靠条件反射吃奶,这种观点可以说是害人不浅。作者说,当初验证这种观点的实验,本来就是错的。当初那个实验是这么做的:研究人员把婴儿和母亲隔离开,让他们在陌生、嘈杂的环境中,给他们施加视觉或者听觉刺激,结果婴儿毫无反应。于是他们就得出结论,说婴儿没有感受外界刺激的能力。其实,这不是婴儿对外界环境无动于衷,恰恰是他们意识到了陌生和危险,本来就已经惊恐万分了,所以不再理会其他的刺激。当实验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时,结果就不一样了。比如,研究人员让母亲抱着刚出生几天的婴儿,婴儿完全放松,这个时候给他视觉或听觉的刺激,所有的婴儿都有反应。可见,新生儿并不是一无所知,和动物一样,他们一出生就做好了接受许多信息的准备。
对此,作者特别强调,人类应该反思现代医学中对新生儿施加的一些行为,比如拍打屁股刺激婴儿呼吸、婴儿出生后实行母子隔离等等,作者认为这些行为“极度野蛮”。
就拿我们常听说的说法举个例子,很多人觉得,婴儿哭闹,可以增强肺活力和强化声带功能,还有许多专家坚持,回应和安慰哭闹的孩子,会纵容他们继续哭闹。然而作者认为,这都是错误的。研究发现,婴儿哭闹其实和动物一样,是害怕被遗弃的强烈信号,婴儿哭泣的时间越长,这种害怕被抛弃的恐惧会越深入他们幼小的心灵,造成性格中恐惧感过分强烈,无法达到与安全感的动态平衡。
那么,孩子对母亲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呢?什么能让新生儿感受到幸福?
大量的研究证实,新生儿天生就渴望母亲温柔的触摸、身体的温度、心脏跳动的声响,这种母子之间身体的亲密接触会给他们带来最基本的安全感和信任。比如,正常情况下母亲每分钟72次的心跳,给胎儿的是平静和安全感。如果心跳加速到每分钟100次,传递给胎儿的就是不安和惊恐。刚出生的婴儿在脱离子宫的保护、经历分娩的冲击后,只有再次听到母亲心跳的节奏,才能安抚他们的恐惧,迅速恢复内心平静。这时候对婴儿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母亲温柔地把他抱在怀中、贴在心口。
有研究者强调,在婴儿出生的最初几天,亲密接触不仅对婴儿和母亲建立感情和最基本的信任有帮助,还将影响孩子以后生活中的各种关键行为,比如建立社交关系的能力,融入群体的能力,以及在害怕和攻击之间平衡的能力等等。
举个书中的例子,在现代医学中,7个月的早产儿一出生就必须被放到保暖箱中,好几个星期,婴儿和母亲都没有一次身体接触,这会造成什么心理后果呢?研究者曾对此做过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在美国遭受父母严重虐待的青少年中,约40%以上都是保温箱中的早产儿。而且就算孩子没有受到虐待,但也没有得到过父母的关爱。父母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可能仅仅是由于社会伦理道德在约束。只是,道德力量能带来足够的家庭温暖吗?显然不会。在这些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他们往往感受不到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在生活中也找不到一个能全心全意爱自己的人。可以说,他们缺乏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能力。
根据这些研究结果,作者建议,我们应该重视分娩后实行“母婴同室”的做法,要保证在婴儿出生阶段,母子之间有足够的亲密接触。动物隔离母亲的痛苦可能无关紧要,但人类的后果就要更加深刻了,因为如果人类的孩子在生命的最初几天就被剥离了安全感和被爱护的期待,那就会埋下非理性和仇恨的种子,在以后的生活中爆发。
以上就是我们说的第二部分,孩子怎么建立对母亲的感情。我们来总结一下,动物出生后有一段短暂的时间,这期间建立起来的、对母亲的印记一生都难以磨灭。对人类来说,新生儿出生阶段并非对外界毫无反应,正相反,双方在这个阶段的亲密接触,对建立孩子与母亲之间的心灵维系起到关键作用,甚至会决定孩子命运的发展轨迹。因此,作者建议要重新重视“母婴同室”的力量。
但是,现在各种托儿所、寄宿学校、学龄前儿童学习班的规划和发展越来越多,孩子很小就要远离父母。那么,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母亲可以被替代吗?如果缺少母亲的陪伴会发生什么呢?
第三部分
先来看看心理学著名的“替代母亲模型实验”。60年前,美著名的心理学家哈里·哈洛教授为恒河猴的幼崽做了两个母亲模型,一个叫铁丝母亲,用圆锥形的铁架子做躯干,在乳房部位露出一只连着奶瓶的橡皮嘴。另外一个叫绒布母亲,就是在铁丝母亲的躯干外再蒙上一层绒布,乳房部位没有奶嘴。那你猜猜,幼猴会喜欢哪个母亲?结果,它们都毫不犹豫地扑向绒布母亲,紧紧地搂着它几个小时都不放,饿了就攀到铁丝母亲身上吸奶,但匆匆忙忙吸几口又赶快趴回绒布母亲身上。如果受到惊吓,它们也会向绒布母亲寻求安慰。那如果没有绒布母亲呢?它们也不会找铁丝母亲。即使没有受到惊吓,它们也只会搂着自己缩成一团,蹲在角落,一连几周姿势都可以不变。你看,能够给予幼猴安全感的,是在身体接触中感到舒适的绒布母亲。对母亲的感情需求已经超过了对食物的需求,难以取代。
有人可能会说,你看,绒布母亲多好啊,既不会惩罚、殴打孩子,又能让孩子感觉舒适,有安全感,那么,是不是可以摆脱亲生母亲,用人工来喂养猴子呢?不要高兴得太早。这个做替代母亲实验的哈洛教授很快发现,由绒布母亲陪伴长大的恒河猴在性发育成熟后,明显不合群,攻击性还特别强,不喜欢同类的异性。所以,真实的母亲还是不可替代的。
那假如连绒布母亲也没有,在幼年成长时期完全缺乏母爱的猴子,在它们身上会发生什么呢?哈洛教授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
他把刚出生的幼猴分为A、B、C三组送走,让它们和母亲分离不同的时间后再回到母亲身边。结果,和母亲分离3个月的A组恒河猴再见到母亲,刚开始是惊慌不安的,但很快就充分信任了母亲,长大后也没出现心灵和精神的障碍,完全融入到了群体中。而B组的恒河猴时隔6个月再回到母亲身边时,心灵就已经受到了严重伤害。它们在很长时间里摆脱不了强烈的恐惧感,拒绝母亲善意的接触,回避同胞的邀请,游离在群体生活之外。
这种状态持续了9个月后,在没有受到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它们的攻击性都特别强,会向年弱的幼猴发泄,完全成了一座充满仇恨的火山。而与母亲分离了12个月的C组恒河猴,它们的情况更严重,在回到母亲身边后,它们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持续了长达一年,然后转变更为极端。它们对任何同类都盛气凌人,还喜欢向同类下毒手,包括自己的母亲以及比自己强壮的父亲。而在攻击别人的间歇中,它们又会害怕得发抖。可以看出,这些恒河猴不能协调自己内心的情感,内心世界已经被撕裂了。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如果没有母亲的爱,培育出的孩子只会是一个不幸的,彻彻底底在恐惧和攻击性中无法自拔、威胁社会的精神怪胎。唯一能让这些极端行为协调一致的力量,就是母亲对孩子的爱和孩子在出生阶段得到的安全感,只有自然的母子感情维系才是孩子心灵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这是替代母亲或者其他一些所谓先进的科学技术,比如全自动婴儿喂养床,都不能代替的。
其实,动物的这种现象在我们人类身上也并不陌生,人类遵循和动物相似的法则,这是研究者深入研究后得到的结论。
有研究者对福利院6个月到3岁的孩子进行过调查,发现他们经过盛怒和恐惧这些强烈的情感震荡后,会开始以一种新的模式建立社会关系,而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没有任何人能让他们热爱和追求。
这会带来什么后果呢?儿童心理学家用了“神经功能颓废”这种精神病的一些症状来描述,比如,他们通常会用尖锐的言辞,甚至攻击性的态度来否定别人的立场;总感觉自己受到了亏待,容易心灰意冷,消极被动,常常用酒精、毒品来麻痹自己;他们还缺乏自制力和抵抗力,容易染上偷盗、抢劫这些恶习,甚至会丧失良知;他们也没有能力热爱别人,不能和其他人建立感情。可以说,孩子觉得自己得到的爱越少,这些症状表现得越厉害,越容易恶化为刑事犯罪,甚至是让他们成为恐怖分子。
作者说,如果让儿童心理学家去观察某个家庭,看看某个孩子的成长环境,对于这个孩子未来是不是会发展为罪犯,他们的预测准确率可以达到80%以上。为什么这么说呢?
美国著名的犯罪学家、哈佛大学的格卢克教授夫妇曾经带领30多名专家,花了40多年,在无数次的实践中验证了这种预测。他们对监狱中的500名年轻犯人进行了调查,结果,在他们父母身上找到了共同点。在这些犯人中,80%以上的人在成长过程中缺乏母亲照管、被母亲漠视或者敌意对待,95%以上的人在缺乏相互关怀的家庭中长大。从这里面可以总结出一个犯罪的诱因,就是孩子和母亲之间缺乏亲密的感情。
后来,格卢克团队对刚入学的6岁儿童进行了隐秘访问,调查他们的成长氛围。以后每隔10年或15年,他们会对孩子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一切进行核查。事实证明,那些被预言将来会走上刑事犯罪的孩子确实都触犯了刑法。
格卢克的研究成果已经发表了几十年,在学术界也没有争议,但到现在还是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作者总结了几个原因,比如,没有人知道怎么说服孩子的父母接受预测结果。你想,孩子在我们心中都是天真无邪的,你对一个6岁孩子的母亲说:注意啊,你的孩子今后会成为一名罪犯!你可能立马会被打出去吧。如果你向孩子的父母隐瞒了这种可怕的命运,只单纯地告诉他们该怎么做,那他们凭什么听你的。更残酷的是,一个孩子才6岁就被点破未来的命运,而且这种命运几乎不能被改变,那孩子的心灵创伤怎么来平复? 所以作者说,格卢克预测的价值在于提醒那些即将为人父母的人,要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的感情,斩断这种可怕命运的源头。
好了,以上就是第三部分的内容。人类和动物遵循相似的法则,母亲对孩子的陪伴与爱无可替代。如果孩子在出生后得不到母亲的爱和最基本的安全感,他就会丧失爱的能力,培育出来的只会是一个不幸的,彻彻底底在恐惧和攻击性中无法自拔、威胁社会的精神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