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就像个金字塔,被分成了一层一层。此阶层的人,无法体会彼阶层的生活。但是,无一例外的,大家都想向上爬,至少,不想跌下来。
向上爬的最直接通道是什么?是教育。是奋斗。
寒门苦读十余年,一朝中榜天下知。这个跨越,是多少年来底层的希望之所在。人不怕苦,怕的是没有希望。
最近,阶层固话的讨论越来越多。寒门再难出贵子。千百年来那些跨越阶层的爱恋之所以被传唱,也源于人们想打破阶层固化的理想在支撑。可是现实中,门当户对,势均力敌,似乎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底层的苦,可能底层人本身都未必知道,因为祖祖辈辈的麻木。可是也有少数走出来的人,见识了上层的生活,心生羡慕,不能再安于底层,于是开始了奋斗。
逼自己努力,那叫奋斗,逼孩子努力,那就是教育的焦虑。可惜,大多数父母在现阶段的教育体制下,早早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也终于没有找到什么天赋。未来在自己身上早早泯灭。所以希望就全部寄托到孩子身上,生怕他不能出人头地,甚至掉了一个阶层。
因为上海最近倡导减负,取消了民办学校招生黄金标准四大杯赛。同事们午饭时展开了一场有关教育的大讨论。到底该有怎样的教育?
不难发现,上海这个大熔炉,集结了不同阶层,每个人都有不同答案。那些看似云淡风轻的人,实际上都太有实力。焦虑的还是自己一筹莫展又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屌丝。
同事A孩子是牛娃。牛娃是不是天生的咱不知道,只知道他和老婆智商都超级高。同事老婆在孩子出生后放弃年薪几十万的工作,在家全职带孩子直到三岁,才重返职场叱咤风云。在别的孩子话还说不清楚的时候,同事A的孩子随口就是恐龙早在白垩纪就灭绝了。四岁师从国际一流围棋大师,征战各国,获奖无数。小学就已经业余五段。不过同事根本不想让他当职业旗手。孩子自己一路考上上海最好的私立学校。牛娃嘛!同事的论调是,不用焦虑,自然养大。最初我们都信了。后来看他,几点就去接着这个辅导班,准备那个比赛日。孩子好容易来公司一次,跟爱下棋的领导切磋棋艺。同事虎着脸把孩子关在办公室先做完两套卷子再下棋。严厉程度,把我们都惊呆了。再看看同事住的大别墅,开的沃尔沃。再给我们宣扬“顺其自然养法”的时候,我们只当他炫耀,却无人能够follow。
同事B说他是“快乐教育”。他说他一直是“放养”孩子的,小学了,现在只上了一个画画辅导班和一个机器人辅导班。全班上的最少的。可是他买的房子在黄浦区,市中心的中心地段,对应的学校都很好。他也很花心思的会生活,每天空气好的时候,带着儿子在黄浦江边跑步,周末在世博中国馆附近看展览看电影,随时开着宝马来一段江浙沪五星级酒店周边体验。长假就各种海岛世界各地飞。“快乐教育”?在我们因为柴米油盐的小事都可以爆发争吵的家庭中,“快乐”真的太奢侈。同事本人是智商高情商更高的业务骨干型,老婆从最好互联网公司辞职创业,开办了“培养创造力”的一个机构。丈母娘是全国特级教师,四个老人帮忙带孩子。他们的孩子确实天真烂漫,聪明可爱。可是,我知道,同事在他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曾为择校焦虑,给老师送礼这种套路还是他普及给我们的。情商这个东西,真的很难学。这个,似乎也无法轻易复制。
同事C的孩子生在美国,本来毫不犹豫上最顶尖的国际学校,可因为她想再生一个,一个人的学费二三十万,两个呢?可是十来万的混合国际学校她又不能如意。我等还在纠结房子对应菜场学校的只能听听作罢。
可是上海还有多少人没有房子呢?还有多少人还没能落下户口呢?还有多少外地人羡慕上海呢?
上海中考时有一半考不上高中,也就是要上中专。我们这些都是研究生博士毕业从全国各地好不容易出来的父母,会容忍自己的孩子居然只能上中专?
可是上海有钱的太多了。新上海人能够立足,买个几百万的小房就消耗半辈子了,怎的和他们比呢?
在老家的时候,一个县能出一两个清华北大了不起了。想着到了上海容易了吧。可是菜场学校一路读上来的我们的娃,尽管每年都花好几万进行各种课外班辅导,最后还是很可能只上个中专。除非一流的学校,大部分上海的学校,一年也出不了一个清华北大复旦。
现实就是这样。
我们在老家,没有人际关系,做着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一个月一两千,一眼望到死。我们拼命来到大城市,做了本专业工作,一个月一两万,时时忧虑拼命,在最底层仰望,但还是一眼望到死。
以为改变了的阶层,其实换个地方还是在那里。
我常常想,为何不能安于平凡的快乐呢?不是据说美国的清洁工都活的开心快乐有尊严吗?也许,是我错了。阶层到处都有,只是,我们的阶层之间,差距拉开的太大太大,我们的阶层跨越之机,太难太难。我可以很快乐的安于贫困生活,可是当我儿子爱上一个富家女,丈母娘要别墅,或者直接棒打鸳鸯。或者我儿子因为太平凡太自卑根本不敢表白。我的心不是在无形的滴血吗?
难道,我只能告诉,儿子,你要找一个势均力敌的爱情,千古年来,爱情书上那些跨阶层的爱情没有一个是能幸福的。好好呆在我们的阶层吧!另外,千万别爱上农村来的姑娘,除非她们智商和工资都比你高很多,还没有弟弟的话!
虽然你妈我就是农村来的!就是因为从农村来,才更深深知道成长过程中的无数个差距,是那么宏大,宏大到,伟大的爱情都不能克服!
来看看我在农村的亲戚们,他们都在忙着生二胎,有的是三胎,要男孩,要男孩,还是男孩。三岁了,四岁了,也不舍得送去幼儿园,因为要花钱,也因为幼儿园老师什么也不会教。
打老婆的,搞破鞋的,打架骂人的,污水横流的市场上,每天热热闹闹的上演。孩子们也在旁边看。
他们大多数人心里没有小说,没有电影,没有话剧,没有平不平等的疑问。但是,他们中也很可能有人看到差距,积郁太久,最后逼不了自己,却成为虎爸虎妈。他们想,孩子,千万别怨我,我都是为了你,为了你的将来。除了出人头地的梦想,你什么都不需要有。你不需要会画画,不需要学钢琴,不需要去国外,不需要懂思维逻辑,不需要了解实事,因为你爸妈都不知道这些,也提供不了。你只要给我考上“衡水模式”的高中,给我好好日夜苦读!一切都会有的!
我倒是也羡慕他们,不用像我一样,纠结着要不要“自然而然”,要不要“快乐教育”,要不要“国际化”。我知道这样的教育是好的,是对的。可是,倘若,我只给了他们快乐,顺其自然,而我却没有努力奋斗买上一片学区房的话,他们很可能就又轮回到了最底层。
所以,归根结底,我还是要奋斗。为了自己,为了孩子。这把越过中考高考考研等各大关,每次以为会是终点可以休息的老骨头,还要继续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