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天呀~:今日分享之个性差异
周国平老师提出绝大多数人不是作为自己在活,而是作为一种角色在活,是好丈夫、好妻子、好的工作人员,戴着面具、按照社会规范在活。
作为自己,有这种现象吗?有
小时候考好是因为可以获得父母老师同学的重视,是不是为了自己而活那时候没想过?工作的时候从不顾一切到看破不说破,是生活的历练还是随大流?
我还发现自己不懂得拒绝别人,不懂得取舍。我还把这种习惯强压在孩子身上。前几天助学活动,我个人觉得特别好,在没和孩子商量得情况下帮孩子报名了,然后在出发前和孩子苦口婆心威逼利诱才完成这次同行。昨天又没在他同意的情况下帮他报名学校夏令营,只因只有10个名额,他的三个好朋友都会参加……突然发现自己一直在为孩子好的身份下做了好多内心不舒服的事……
前几天有位朋友邀请我去宁德,我贸然答应,回来后发现周末都满了,一直在想理由拒绝他,却发现自己一直在拖……这样的事还很多。
我想好好活,活出自己的特色,但是怎么活?我却毫无头绪,或许说我从未想过。我只觉得现在最好,但是夜深人静却疲惫不堪,毫无轻松感。
我特别认可书中一句话,一个人在社会上,确实有不愿做又必须做的事,也有很想做又不能做或没条件做的事。
我需要认可接纳这种情况,但是同时需要去改良调整自己的状态,进行断舍离。多问自己需要什么?或许我会慢慢找到心生欢喜的自己。
美少女战士: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今日晨读中学到一句话——以出世心做入世事。他的意思是在做事时不要执着于得失,不要被世俗欲望所左右,而且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做好该做的事情,不知做结果。
佛说,出世在度己,入世在度人。入世,就是把现实生活中的恩怨、情欲、得失、利害、成败、对错等作为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一个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会陷入繁琐的生活末节之中,把利益看得过重,注重现实,难以超脱出来冷静全面地看问题,也就难有大作为,这时,就需要有点儿出世精神。出世,就是尊重生命,尊重客观规律,既要全力以赴,又要顺其自然,以平和的心态对人,以不苛求完美的心态对事,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对有些东西看得淡一些,这样才能排除私信杂念。以这种出世的心去做入世的事儿,就会事半功倍。
关于成为自己的一点点思考:
尼采说:你要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要珍惜生命,不要作为大众的符号,跟随大家生活,而要实现自己独特的价值。他说,绝大多数人不是作为自己在活,而是作为一种角色在活,是好丈夫、好妻子、好的工作人员,带着面具,按照社会规范在活。
我很赞同这句话,是的,生命只有一次,一定要为自己而活。要在这世间生存,每个人身上都有各种各样的角色,尤其是女性,更是事业、家庭、孩子一样也不能少,唯独会忘了自己。所以,在忙碌的生活之余,给自己一点点独处的时间,瑜伽、读书、喝茶、发呆,干任何自己想干的事,忘掉自己的各种身份。这时候,你不是谁的女儿、谁的妻子、谁的母亲,只是你自己。先学会爱自己,才有能力爱他人。
佛教认为,要以出世心做入世事,即以平常心、顺其自然之心来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苦,不被世俗所累。福慧双修,方能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