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不经意间看着窗外的景色,一片漆黑,没有星星,没有微风,没有路灯下的行人,有的尽是镜子中坐着的倒影和黯淡的眼睛。自从接到朋友晓玲的电话,思绪万千,无法再好好地进入梦乡,脑海中全是她哭泣的声音和悲伤的故事。
晓玲,是一位知青子女,父母很早插队落户到哈尔滨,那个四处都是布满冰柱子的地方。双腿踩在白色的积雪上,能把人的脊髓冻僵,麻木的神经像两块没有知觉的木头,一步一步扎进刚被雪花填满的深坑中。晓玲的母亲,在那里认识了她的父亲,两个人组建家庭,生下晓玲。按说之后是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可做财务会计的母亲,身体时常出现问题,用她的话说,冷已经把她的健康击碎,怕冷,膝盖肿胀疼痛的无法长时间站立,背后是被刀割般的刺痛感。寒风凛冽,能把月经的血块凝结了,卫生间的垃圾桶里扔的不是纸,是血色冰块,接着,之后的两年没有再光顾过。没有月经的女人,在她们那个年代,意味着不是合格的女人,至少生理上不是。为了避免晓玲也遭受同样的非人待遇,忍着心中难舍的感情,硬是将才13岁的独女送回上海,寄宿在亲戚家。13岁,青春期少女,花样年华,同时是初潮的来临,听老一辈说,如果第一次落红,身体没有调理好,很可能为未来落下病根,这与初为人母,坐月子说的不能受凉吹风,不能出门的规矩有异曲同工之意。
那时的晓玲,独自坐上回上海的火车,几天后,来到一个对她来说更陌生的地方,见到一群称为"亲人"的陌生人。寄人篱下的生活,自卑敏感的年纪,无人诉说的环境,对年少的她,是一场惊涛骇浪的狂风,一场永不停止的暴风雨,而她,是那只在大海中被吹的摇摇欲坠的小船,命运不是掌握在她自己手里,是听从海的驱使。
我是大学结识晓玲的,她,温柔美丽大方,喜欢大声笑出声音,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可面对学业和学生会的工作却异常认真细心,追求极致的完美。毕业那年,我们坐在黑暗料理街的小吃摊边,拿着劣质的啤酒捧杯对喝,第一次的饮酒体验也是最后一次的喝醉。我们拥抱对方,无声地哭泣,分离,是早注定的结果。深夜中,两个小姑娘晃晃悠悠搀扶着对方,突然旁边的小猫从草堆里跳出,把我们俩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当明白是场闹剧,放声大笑,没有被警察拖走,算是当时的幸运了。走到宿舍门口,她停下脚步,身体依靠在墙上,对我说:"你们认为我的优秀,我的骄傲,我的自信,都是我伪装的盔甲,特别害怕别人口中听到否定词。你知道吗?我那么大的人,上周竟然因二胡老师的几句批评,狂奔宿舍,关门大哭,哭的声嘶力竭,却不敢去寻求答案。这样的行为,像不像一个幼稚园的孩纸,得不到老师奖励的糖果踢倒旁边的桌子,呵呵。"泪水模糊了她脸上的妆容,"谁会喜欢承认自己的失败?否定,在我这里,是毁灭的开始,世界的崩塌。赞赏,是一种美丽的罂粟壳种子,已在我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开花,不断地吸吮全身的血液,因别人的表扬和肯定的眼光吸取能量,发出耀眼的光芒。谁会接受黑暗和懦弱?谁会渴望努力化为虚无?",听完这番话,我们都陷入长久的沉默中⋯⋯
几年过去,各自有了工作,联系也少了,偶尔看到她发出的朋友圈动态,不是美食,就是旅游,不是跳舞,就是健身,不变的是那张微笑的面容,灿烂和温暖。我以为两个人会相忘于江湖,却不曾想深夜的一通电话,打破这份平静,让我又回到了那个沉默的夜晚,回忆起那份无可奈何的绝望感。
晓玲说相亲见面的男友,彼此谈了九年的马拉松式赛跑,她的青春,众多的第一次,都献给了这个男人,仍敌不过对方长辈一句"不合适"。究竟是人不合适,还是性格不合适,亦或是经济条件不合适?质问男友,得到的只是手机关机。
之后,她失眠了,无尽个夜晚开始数羊,数星星,数可以拿来说的事物,依然睡不着,泪水早已风干,手机里数万张旅游拍的照片,微信里数万条爱的短信,朋友圈晒出数千张他们的笑脸和亲吻都莫名其妙归结为一句不合适而消失在尘埃里。翻开手机通讯录,指尖在好友名单上划来划去,竟然找不到一个能够聊的人,一句分手了,对她,那么难开口吗?躺在床上,茫然看着没有焦点的焦点,如金鱼般一吸一呼,后来的后来,她想到了我。
我们聊了五个小时,聊到手机发烫没电关机。晓玲的眼泪,晓玲的故事,晓玲的情绪,冲破我平静的生活,把自己拉回不想回忆的那个夜晚。今夜,我不禁想着,有多少人因一句否定,像我这样,从凌晨看着窗外,直到太阳的升起?
我们从出生起,被父母否定,被学校老师否定,被社会否定,被爱人否定,被孩子否定,这些太多的否定,宣告着我们的人生一直以来是一场弯弯曲曲的道路。因为否定,失去了很多的机会,失去了原本想要的梦想,失去了身边值得珍惜的朋友和曾经的美好时光,常常会被别人的一句话,变得伤心落泪。
虽然不想提起,毕竟斯人已去,许多明星不堪忍受舆论压力选择结束生命,三毛因荷西的离去选择自刎家中,美女作家因痛苦的经历无法释怀选择如同作品中的主人公纵身一跃。明星是一群被关注的代表,还有社会上许多不被关注,躲在角落里的人们,无时无刻地受着被否定后带来的抑郁情绪中。晓玲的痛苦不在于分手这件事,而是被他人否定的背后,看到对自己的彻底否定。
心理学上有情绪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的理论体系。A代表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对此事件产生的信念或看法,C是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无论是A或C,会由于B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得到C1或C2的结果。如果当事件A发生时,我们单纯地看待事件本身,没有背后的情绪反应,不因别人的否定而否定自己,或许心境上有出乎意料的包容和理解,结局自然不同。
著名心灵成长导师张德芬在自己的成名作《遇见未知的自己》中常提起的一句话是:朋友,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我们对于情绪的掌控,来源于自己的内心对事件产生的看法或解释,有时不经意的一个小点都会带动原始的刺激反应。这种频繁的刺激会形成大脑的内啡肽,具有成瘾性,身体上的行动优于大脑的意识。例如,爱抽烟的人,闻到身边人衣服上的烟味,立即拿出烟,不是想到抽烟。再比如吵架的夫妻,日积月累的对战,互相驾轻就熟,对怎么吵,怎么激怒对方,怎么选择哪句话戳对方的心窝,简直是了如指掌,完全不用事先布局谋略。难道说,我们的机体在生理上渴望被否定?一旦这种机制形成,之后进入漫无尽头的愤怒哀伤自怜的阶段,难以自拔。
众所周知,中国式家庭教育孩子头等方针是乖。乖意味着听话,好支配。听话代表别人的肯定和认可,不听话则代表否定和不理解。我们一被外界否定,内心的"小我"开始隐藏在黑暗中,继续扮演期待表扬的好我,长而久之,外部和内部的我,渐渐分裂,到底是哪个战胜哪个,说不清楚,但不管是谁赢得了这场斗争,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我,是一个走向偏执情绪的人。
一个人情绪上的抑郁和因抑郁带来的相应结果,不是一句被否定所能概括和解释,必然和这个人的原生家庭,成长环境,人生经历,所面对的事件本身,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这里,我只想简单地说"被否定"这一词。
亲爱的晓玲,我想对你说,被别人否定并不代表自己的不优秀,被别人否定不代表自己的能力不够,被别人否定不代表我们不被爱,被别人否定不代表我们的人格和品格变得不完整。否定是他人的否定,肯定他人的不认可评价是对自己内心的不了解,或者说了解的不全面,还需要从外面去得到支持和答案。有时别人的评价是善意的,中肯的,实用的,但更多的观点和看法,是来自他人的成长经历,环境,当下的情绪反应,共同幻化成的一句话。
别人的"总是","能力不够","太丑","太笨"等等批评性语言,是他们的看法,是他们选择思考的角度,与自己无关。别人的眼神,肢体反应,语气高低,是他们的行为习惯模式,与自己无关。别人的背后非议,愤怒情绪,漠然回应,是他们对事件的常规处理方法,与自己无关。
我们是自己的个体,不是他人的个体,被否定是他人的否定,不是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人格上的怀疑。虽然心很累,虽然面对否定,依然会选择愤怒和自责,可我学会了先冷静思考,然后看着镜中的自己说:被别人的否定不代表我不优秀,他人的情绪反应也无须我来买单。最后,我想对所有讨厌的批评性评价说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