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听人说30岁是人生很大的一个坎,我以为仅仅是年龄的转变,因为是奔四了。实际上这个传说中的坎,自己感觉更像是对自己的重新的认知和解读。
30岁以前,感觉自己就是自己,是一个很独立的个体,身传的仅仅是父母的血脉。30岁来了,在生活的点滴里:大方地和朋友相处,对朋友说的玩笑话,善良地对待陌生的老人,细腻敏感的心思等等。我看到的是父亲的影子。对老公的歇斯底里,对小孩的缺乏耐心,有时候的小人之心,还有拿手的家务等等。我看到的是母亲刻在我身上的东西。
然后开始慢慢看一些书,看一些优秀的公众号,感觉自己在起一些微妙的变化,慢慢能摒弃自己身上一些不好的东西,把父母留给自己的优点保留持续,然后开始感觉自己又再慢慢变成一个自己,一个真正独立的个体。这是过了30岁又三年的体会,十年后再来回看,大概又是另一番心境了。
姐姐和弟弟,熟悉又陌生的人,上面提到过,我大概是从30岁才开始思考家人与自己的关系,早早的踏入社会,后又远嫁他乡。虽然父亲的教育让我们三个孩子很是互帮互助。是真正意义的兄弟姐妹,不会为了赡养老人起丁点争执,我们能力不一,但都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尽自己的义务,需要互相的帮助,哪怕承担一些困难,我们也尽量满足彼此。
但是我知道,我并不真正了解姐姐和弟弟。
写了又删,写了又删,我甚至写不出来我不了解他们的地方,这大概是对陌生的诠释了。
最后一段是送给父亲的。
父亲是一辈子都为了养活三个孩子而兢兢业业工作的农民工。留给我的影子是一辆老式摩托车,总是他骑车上班离开和下班回来的样子。还有曾经为父亲做助手,搭载父亲的摩托近一个月的时光,现在回想这一个月真是再也没有比这更宝贵的时光了。后来回家去工地和父亲告别,看他一人在别人的新房忙碌的背影,心里是万分的不舍和酸涩。
父亲离世快两年了,现在在路上能见的老式摩托不多了,但每每见到,心里是对父亲满满的愧疚和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