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天才都得过抑郁。
这是医生告诉我的。我说:医生你就不要安慰我了。人口基数这么大,什么病都会有人得。
医生继续说:你说的也对但不全面。抑郁症患者普遍敏感和偏执,这是成功的必要因素。很多人并不是高智商却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就是将大多数精力用到了他执拗的领域里,敏感又使他考虑得更多更细致,所以一定的偏执对人生是有帮助的。
在我住的那层楼里,有一个硕士学位和一个双硕士学位的患者,自身领域出类拔萃。但过度的偏执导致了生活上的行为习惯极度不规律和生物钟混乱,也是信息过量:一个重度抑郁,一个是癔症,很惨!
我入院服药的第三天理智就基本恢复,心智有待调理。所以基本拥有正常思考能力的我可以记录所有的视觉信息。
那个双学位的律师,在刚进来的时候癔症很严重,几乎丧失全部理智和部分行为协调能力。在走道里把自己脱到只剩下一件内衣,沿着走廊的中线上走“台步”。为了防止她继续有碍视听,护士会经常用保护带把她绑在床上动弹不得。一周后部分意识恢复不再裸露自己。
癔症患者不多但行为特点突出,我简单描述一下:行为单一且夸张,游离状态明显,眼神呆滞或鬼眼(内心想法丰富但眼神表达出坏或者恶毒让人极度不适),时常自言自语,但发音混沌不清晰,时常不知道上一刻发生了什么。
癔症患者擅长行为暗示或者意念暗示,俗称“装”但表达目的直接而明显,让人后知后觉。为达目的可以装疯卖傻,角色切换迅速,有时连自我都难以察觉。
听说那律师很有钱,在她意识较为清醒的时候也会不自然地表露这一点,能让人推断出她的事业还算成功。但很快她就转院了,因为她有很严重的胰腺炎,内分泌系统也差得可怜,她的主治医师和我的是同一个,偶尔我的主治医师会告诉我,拿她做反面教材,这是一个工作起来不要命的例子,导致精神压力过大而崩裂的结局。
从她四十岁就一身老年病和皮肤整体无弹性及其松垮的状态来看她已经进入早衰行列,四十岁!
壮年期,满身皮肤像六十岁的人……
服用的药物对她的精神病有益处但副作用伤及脾脏导致一些内在疾病的复发,很快就挂上了盐水袋,从她经常一脸不知所云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出,她的脑功能已经严重退化,记忆力严重丧失。
我问医生,什么样的人能把自己折腾成这样。
医生说: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弱却从事了压力过大的职业,又拼命三郎工作,极度追求成功或者上位的人就会像她这样。让自己过度逆水行舟,一般的癔症患者会通过一些卑劣表演和角色强行转换达到被接受者接纳和认同的目的,所以心理是扭曲的,不见得人有多坏,但自己把自己往绝路上逼,很难回头的。
一些很优秀的人,并不一定坚强但却承受着过度的期许和瞩目,自我压力和外界压力,职业负面作用使得紧张情绪一直维持不减,不良心情的长期存在,身心同时患病的几率是心态平和且压力值可接受范围常人的几十倍有余。整个人都在一种负能量的环境存在,不生病都对不起那些负能量的存在。
一些很优秀的人得抑郁,因为优秀惯了很难面对自己不优秀的结局所以普遍过劳和硬撑是常见现象,但“习惯”导致了哪怕自己能力封顶了还要硬着头皮上,有时候反而弄巧成拙。
举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一个班级成绩最好的人普遍心理承受能力低于常年成绩下流的同学,且更不容易满足,精神容易紧绷,并为了维护“优秀”光环,避免陌生领域的尝试和探索。
╮(╯_╰)╭
到底心理承受能力重要还是那点成绩重要,家长们你们自行判断。而且你确定是因为你的孩子不好好学习不是孩子注意力差,而是老师没有魅力授业解惑能力弱么?
╮(╯_╰)╭
虽然我不是天才,但抑郁、躁狂和双向情感障碍,的确促进了我脑袋里面的灵感迸发。很多时候我脑袋里会不自主的出现一个画面,我必须要把它画出来,不然就会进入焦虑状态,而且画面中内涵的存在明显成熟于过去,而且不止一点点,在同一个画面尺寸里,过去的我更注重技巧和精确,类似画照片一样。而现在的出品,是一种人格的唤醒与迸发,且风格化强烈,带有明显的个人特色,情感倾向浓郁,有时候我的朋友看到我的画有一种被击中的感觉,而过去我的画笔没有这种能力。
对于写作更是淋漓尽致,在抑郁之前我的一篇文章耗时久写作拖沓,有时候一段两百字的段落会耗掉我一周的耐心。打开电脑打几个字就写不出来了。而现在,一天最多可以码出三篇,且无需修改,通畅流利。
在精神类疾病中有一种发病现象为“思维奔逸”,脑力运转迅速且呈爆发性持续时间较长。
有一种才华被打开了任督二脉的感觉╮(╯_╰)╭,世间万物果真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唉……
精神类疾病普遍是脑袋里的介质异常,认知错断,行为无序,或者神经中枢受到损伤。严重时会有幻视幻听等现象出现,正常人根本无法想象患者的周边出现了患者确信无疑的视觉存在和声音。
所以,当梵高画出炽热的内在认知的时候,正常人还在感叹他想象力丰富且美好,却忽略了他也许只是将那些“幻视”用画笔展示了出来。
我是深蓝,一直服药期的抑郁症患者,将持续推送精神类疾病患者的生活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