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听了一节新教师课,深有感触,怎么更好的站稳讲台呢?我觉得有四个着力点。
01.课堂教学的把控力
一节课不应该仅仅是热闹,这种热闹更不应该是学生纪律的吵闹,一吵再好的备课大减折扣。老教师能放能收,新教师建议暂且不放,或者放着不远,否则一节课自己收不回来。
02.课标教材的研究力
现在网络资源非常丰富,给教师备课提供很多可参考的因素,但千万不可被它牵制着走,少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网络资源也是他人的理解,到底以谁为准,当然是教参了。教参是依据课标和教材给教师教学的一个参考。备课应该有这样的几步:先看教材,知道大概内容,这种看要把书上每个字都要看;再看课标,针对这节课涉及的核心素养和教学目标;接着看教参,尤其是新教材,不能仅仅凭着已有的经验去理解;最后才是网络资源,整合这些,才能使我们的课堂不偏。
03.课堂生成的洞察力
一节课课堂的成长也是教师教学机智的体现,很多生长从哪来?就从学生的回答中来。《走近老师》这一课中,学生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里面的老师和本节课学的老师是一样的吗?教师通过这样一问,更好地理解“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问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教师,然后归纳出好教师。此时可以追问,喜欢的老师就是好教师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喜欢某个老师,只是他的教学风格对你胃口,不一定就达到“好老师”的标准,这样的课堂生成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只要我们留心,用心去听学生的回答,这样的课堂生成冒着热气,更好的帮助学生的学,也有利于教师的教。
04.师生合作的共情力
我们再研究好课标教材的同时,还需要研究学情。现在的孩子喜欢什么,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要想着自己设计的活动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走近老师》这节课,可以设置“模仿秀”,学生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惟妙惟肖;可以设置“招聘官”,假如你是学校的校长,你想招用什么样的老师?这样的活动吸引学生兴趣,学生愿意参加,才能打成师生的共情。
于漪老师曾深情地说:“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对于从教70余年的她都在学做教师,你我哪有不学的道理。有了着力点才有生长点,借助着力点才能更好的生长。坚持四个着力点,假以时日就能站稳讲台,才能如“竹子定律”般拔节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