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隆是莱茵河上最大的城市。作为一名游客,我抱着满满的期待去看它的宏伟教堂和莱茵风光,我没有被失望。但我没料想到的是,因为一个偶然的一瞥,我所受到的震撼。
那个一瞥,让毫无准备的我,从观光的欢喜坠入无奈的叹息,我的心一霎那缀满了《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花儿都哪里去了)这歌的歌声: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Long time passing…Young girls picked them, every one….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girls gone? Long time passing…Gone to young men, every one….Where have all the young men gone? Long time passing….Gone to soldiers, every one…..Gone to grave-yards, every one….Gone to flowers, every one.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 When will they ever learn?(花儿都哪里去了?时光一去不返……都让姑娘们摘去了,噢她们什么时候才能懂得?……姑娘都哪儿去了?时光一去不返……都嫁给了小伙子们……小伙子们都哪儿去了?…都当兵去了…士兵都去了墓地…墓地又开满了花儿……噢他们什么时候才能懂得?)
这首曾感动过我许多次的著名的越战时代的反战歌曲,我最喜欢的是四兄弟乐队(The Brothers of Four)的演唱。网上有不少这歌的视频,其中一个里面,一位穿着盛装5、6岁的小女孩,在母亲的带领下,在歌声里把一束五色鲜花放在一个墓碑上。天真的她不会懂得这花和墓的意义,也不会知道她未来的花园里那些花朵的命运,或自己将要重复的那些命运……
而我之所以感到惊伫和震撼,是因为在游览快结束的时候,无意中看到科隆中央火车站对面的一个不起眼的广告栏橱窗里陈列着的几幅当年的照片,向我展示了今天科隆繁华安顺的背面:当年二战末的废墟景象。我惊诧今天的科隆唯见一片和风细雨,“完好无损”的教堂古迹比比皆是,几百年前的罗马市政设施和旧时驱赶“低端”人口的纪念塑像都“完美保存”至今,有着11个站台、每天平均28万上下旅客的硕大的中央火车站熙熙攘攘,著名的400多米长横跨莱茵河的6轨铁路桥“奥恒佐塄”(Hohenzollern)上,车来车往,桥上的分隔行人和火车的铁篱笆网上锁满了新娘新郎们留下的、望不到尽头的连心锁。有报道说一共有4万多把,总重两吨。据说每年从桥下的河里会打捞出许多的钥匙来。这些留在桥上的铁篱笆网上的纪念,象征着海沽石烂、永不褪色的信念。也有的铁篱笆上被剪了缺口,失落成空空的小窗口,岁月留迹。女儿和我兴致勃勃一路浏览着那些锁,有一把蓝色的锁上面赫然写着“1962.06.23”,上面的爱心符号里刻着两个爱人的名字“Ingre & Günter”,依然有着不很旧的外表。多么遥远的美丽岁月,衷心祝愿这对如今应该80多岁的伴侣依然幸福如初,健康快乐……而我的女儿,也已经到了梦里有这锁的年华……
不知心锁待何人,但见莱茵送流水……
在二战中,“奥恒佐塄”桥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尽管同盟国的飞机不停地轰炸,德军工程兵始终保持着桥梁通车。那些教堂和科隆的别的建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在当时留下来的那几张相片里,只见满目苍夷,全都是倒塌的建筑。如今耸立在城中心的市政厅,教堂,居民房,商店,办公楼,塑像,餐馆,车站,除了其中的仅有的一座,都被炸毁了,现在看到的都是是战后修复和重建的。战时一直通车的“奥恒佐塄”桥,在二战中末尾盟军逼近时,德军工程兵撤退时把它炸毁了,战后历经10年才重新建好,包括桥头的塑像。城里那座唯一幸免的建筑,就是游人们都不会错过的科隆最具盛名和气势的科隆大教堂。它的建造从1248年起花了632年,1880年才建成。造这么久不是因为差钱,而是相反。这教堂里有一只金棺,里面保存着圣经故事里的三个聪明人的遗骸,因此有足够多的信徒来膜拜,不差钱,所以也就失去了完工这个教堂以吸引他们来捐钱的动力。二战中科隆大教堂的幸存的原因,据说是因为盟军指挥有意保护这座特别的大教堂,也有的说是盟军飞行员留着这大教堂当地标,因此没直接挨了炸弹。当时这教堂的五彩窗玻璃都被摘下保存起来,这个措施不仅保下了那些窗玻璃,还意外地起到疏导炸弹气浪的冲击波作用,从而避免了教堂受到巨大的冲击而倒塌。其他的建筑就没有类似的幸运了。
这次旅途上像科隆这样的惊诧,这还只是个开始,我还将听到看到许多更幽长更浩远的血雨腥风。
德国的战后重建得益于1948年美国马歇尔《重建欧洲计划》的提案,该计划旨在帮助战后重建,消除贸易壁垒,重建工业架构,改善经济,从而防止苏联共产主义的扩散。按照这个计划,美国拨出170亿美元给西欧(不包括在这之前的3年美国已经给西欧的170亿美元),这笔钱是1948年美国国民总产值2580亿的6.59%。西德得到了这笔援助资金中的11%。这钱美国不要求归还,但德国最终把约10%偿还给了美国。无论当初美国这举动的目的如何,美国人民当年的付出和慷慨让我赞叹,也是一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举措。
科隆大教堂附近是重建的市政府厅。在厅前看到有几对新婚夫妻在做简单的庆祝。德国民众的习惯是婚礼必须首先去市政厅办,然后再请上亲朋好友大办一下。我猜这个市政厅一定是当年重建中速度最快的一个。重建的市政厅的外墙上有不少名人的塑像。其中有一个市长塑像,他的座下有个开裆的男孩正在撒尿玩耍。历史上德国的城镇都由当地的主教兼任市长镇长,逐渐演变成了官僚腐败的象征。这个制度近代被民众推翻。因为主教市长声名狼藉,民众就在这市政厅放上这不恭敬的撒尿小孩,嘲弄也兼警示吧。
科隆在公元前38年建城,长期属于罗马帝国。那时的城市建设包括了讲究的下水道,现在还保存在地下,偶然挖到的一段2000年前古下水道,现在放在地面做展览。后来德意志民族崛起,推翻并继承了罗马帝国的称号。但是德意志的新贵把下水道弃之不用,乃至当今罗马老城区的居民还自诩为上等人,莱茵河东的城区的是不开化的“下等人”。历史上的罗马人识字程度高,学者多,看不起周边的“野蛮”、“低等”民族,包括打败了他们的项羽那样不读书的“德蛮”(Germanic Barbarians)。这和我们文明祖国的一些坏习气很有点类似。相反,“没有历史”的美国民众好像不这么势利,无论出身怎样,只要能凭努力成功,就会得到社会的尊敬。看来“文明”古国都背有一些文化包袱,英国法国的贵族会看不起吃饭不用刀叉的“乡下人”。
那天下午,我和孩子们还去了科隆的巧克力博物馆。在这充满文化历史的繁忙的大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去处真很别有心裁,据说是科隆很成功的新兴旅游商机。我们在那里看到了貌不惊人的可可树,实时的巧克力机器操作。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读着各种的介绍文字,讲可可豆怎样如何如何变到巧克力。博物馆的玻璃房顶是馆外的一个观景平台,小雨中好几个少男少女在那里按着什么乐谱敲打着玻璃,嗒嗒嗒嗒做出有节奏的的鼓乐来。下面博物馆的店员有点耐不住那”杂音“,嚷嚷着让他们停下。
五月里的那个万象众生的下午,在这莱茵河畔,小雨的天空,大教堂,雨中涟涟的河水,河边的步道,博物馆,巧克力,可可树,青春的鼓声,转动的机器,展览屏上的故事,店员,阴云密布下可爱天真的少男少女,专注着的儿子、女儿……,多么平凡、安静、温馨的日子。我,唯有对岁月说:“感谢你给予我这美丽时光”。谢谢你!!我爱你们!
夜晚,莱茵河畔的科隆灯光璀璨,大桥和教堂,暗影和云空,双双相映交织。教堂对岸的河边有可以容纳上百人的好几层坐人的大阶梯,应该是特意为让人们在那里观赏科隆夜景而建造的吧。11点,我们的船收锚起航。在夜幕丝雨中的莱茵河上,在这告别科隆的夜航船上,我试图找到一首中文歌,它能表达一个全体人类共同的和平心愿,悲天悯人,不为自己,不为来生,不只为家乡,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只为它们个别的荣辱仇怨……,可是我记忆里唯有空空,而这首英文的《花儿都哪里去了》和它的景象却不断地在我的眼前浮现。“花儿都哪里去了?时光一去不返……都让姑娘们摘去了。噢她们什么时候才能懂得……”。在幽黑雨湿的甲板上,我唱着,走着,撞到一位来甲板散步的游客老太。她礼貌地对我说,“你唱得很好”。但愿她也喜欢这歌,因为她一定熟悉这歌。在那个远去的岁月,她正值戴花插花的美丽年华。
花儿都哪里去了?可爱的女孩,那朵最美的花儿……你献给了谁?
……下一站是秀丽的莱茵河峡谷。
M.D. 2018-08-01,08-21初稿;最后校对 12-20
我的其它文章:
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