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大学,我们一直都在学习,登峰造极的时候,我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化学公式,历史篇章我们都能倒背如流,很多年过去了,那些记忆中的数理符号早就不在,我在想,曾经学会的那些知识带给我什么了呢?
上个月参加了高中同学聚会,一如故事里的情节,现在混得最好的都是曾经不爱学习的同学。我们这些学霸在席间尴尬,局促,不禁问自己,这些年的学习到底带给我什么了。
直到我读到了好好学习这本书,困惑我的谜团也终于解开了。我们学习知识,并不是为了学习这一个知识,而是为了学习知识背后的底层逻辑,每个底层逻辑带来的知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人生中的哪些问题。为了解决问题而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
如今的信息大爆炸,知识的获取成本非常低,也相应的需要我们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到底学习哪些知识能够给我们带来成长。首先我们定义真正的知识是什么?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才算得上是知识,我们每天都看很多所谓的鸡汤文,这些鸡汤文告诉我们,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遇事坚强,如果我们看了,就晃眼一过,依旧熬夜,依旧我行我素,那这些就真的只是鸡汤而已。但是当我们尝试去改变,去开始做到,每晚坚持11点睡觉,三餐7分饱,进而带来的就是好的身体状态,那这个对我们来说就是获取的知识。
我们的大脑每天都获取各种类型的知识,对于这些知识我们在脑海里面应该做整理和归纳,建立一个知识库,在遇到问题时知道调取哪些知识。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知道放在哪一块。按照知识的分类,大概可以分为:底层规律知识,框架模型知识,方法论知识
1,底层规律知识:被大量实践经验所检测,能够运用它指导行为的规律或定律。这样的知识能够起到四两拨千斤的能力,学习这类知识,能让我们更准确的分析问题,找到真正的问题,一般来说,底层规律知识不容易被学习和察觉,在我们学习这类知识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绿灯思维和慢就是快的思维。所谓的绿灯思维,实际上就是指我们要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看到一个跟我们认知完全不同的事件时,要有接纳的心态,能够去接纳才能去分析背后他的原因。从而发现问题的规律;慢就是快的思维,要求我们在认知规律过程中,对重要,核心知识要多花时间,并把这些知识与我们以往的旧知识联系起来,融会贯通的运用。不贪求知识的多,重点在于搞清楚关键点
2,框架模型知识:能普遍适用于思考的规律,这类型的知识代表作是《麦肯锡工作法》如果说底层规律知识解决的是“why”,那框架模型知识解决的是"how"的问题,即怎么来做。当我们认清问题后,又要用什么样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呢。那如果我们脑海里面有各类框架模型,我们就能够知道从哪里开始思考,从哪里着手去做。
3,方法论知识:适用于专业领域的知识点,前面我们谈到了底层规律和框架模型,有了这两个,那我们还得知道具体的方法是什么。例如,我们面对创业还是出国的选择的时候,底层规律的知识会告诉我,由于国际经济形式发展,中国正经历着一段黄金期,机会很多。而框架模型的知识会告诉我,运用sowt分析法,逐个列出这两个选择的优劣势。而方法论知识会告诉我,当我知道我所创业的这个领域专业的东西,我比别人懂得更多,那我则会选择创业。方法论的知识解决了"whta"这个问题。
当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思路也是运用了黄金思维圈的框架“why”"how""what“”,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每天无非面临的就是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出选择。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接近真相。逼近最真实的世界,并为此做出最优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