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太傻天书》第四章:爱与道路的对话《4-1 真爱的误区》。爱是所有人都渴望拥有的奢侈品,都以为自己有爱却没有得到自己心目中的爱。原来我们对爱都有误解。本章讲述了几种当事人自以为是爱的,其实并不是爱的误区。希望本章的阅读可以引起每个人重新对爱进行思考,向爱更靠近一点。
Taisha:所有世界的所有问题,都只能在爱中解决,爱不仅仅是让世界和谐的力量,更是一切创造,一切造物,一切存在内在的力量。记住,爱的课程是你唯一的课程。你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任何的目标,仅仅是成为你自己,让自己成为爱,在这个世界撒过更多的爱,让这个世界也变为爱的世界。
当我们经历不顺利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想着归结于自己的哪个方面做得不够好和多,或者归因于外界如何,却可能很少去审视是自己的思想观念出现了问题。
人往往是非常害怕就医的,尤其是自己自己不够信任,隐约感觉自己有病,可是因为面子或者其他原因,又不愿意承认自己有病的时候,往往是通过把责任甩锅给其他人或者外界来让自己感觉到自己真的很棒很棒。
这样的人往往活在幻觉中,久而久之他已经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他脑子里面为了安慰自己而产生的幻觉。
我认识一男子,他本身学识和能力等各个方面远远不如自己的妻子。于是他为了可以与妻子平起平坐,甚至希望凌驾于妻子之上。他做一分事情,给自己记了十分功劳;妻子做了十分事情,他只给妻子记了一分功劳。于是,妻子做得再多,在他的眼里面也还是远远还不够。
一个人期望达到的高度与他实际的能力如果相差很大,现实生活中无法达成,他会在大脑中想象已经达成。这样很容易造成个人的认知歪曲,甚至形成偏执型人格。
可能每个人都会有偏执型人格的表现情形,如果频率较低或者持续时间较短,不至于成病态。所以几乎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包容的、善良的、拼搏的、耐心的、有爱的,自己那么好,周围的人却不理解自己,正所谓“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自古都有的情感,依然困扰着当代的人。
很多问题在超我的意识当中通过自我的调节管理,可以解决,同时也掩盖了很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但是,日月积累,矛盾还是会有激化的可能性。换言之,当在说自己忍让的时候,就已经说明自己没有耐心了,只是我们自己不愿意承认罢了。
人的意识决定人的行为,人的行为决定人的将来的方向。如果人不能从意识上明白爱的真谛,我们就无法做一个有爱的人。
《太傻天书》反复说,你是你的生活经验的唯一创造者。所有的痛苦和矛盾的来源都是分离。而我说的爱,却是绝对自由,无拘无束,接受一切,理解一切,没有任何条件的爱。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为什么说初见是美好的?因为人在开始相识的时候,只想着付出给对方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对对方也没有额外的要求。但是随着交往的进一步的加深人本性的欲望,尤其是爱的不与人分享的欲望,会上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有越来越多的期望。
也许相识之初的时候,爱有了一点苗头,可是随着交往进一步加深,爱不仅没有逐渐地长大,却退化成了对彼此的控制和期望等等。于是,爱凋零了。
我们一边寻找爱,一边却并不知道爱的真正模样是什么。即使知道如何做才是爱,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本能。
说到这里,我想分享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作家波伏瓦叛逆而传奇的故事。尤其是她的恋爱观,绝对更让我们为之惊叹。
波伏瓦和萨特这对恋人的有特别约定,他们都深爱对方离不开对方,还必须允许对方找其他人。尤其是萨特,他离不开波伏娃,却同时也想和其他女人有切肤的酣快淋漓的健身运动。丑陋无比的萨特却有一颗无比聪明的脑袋,萨特的只会令波伏瓦这个魅力无穷的佳人为之着迷,完全离不开萨特。他们一生一起做事情,他们控制自身对彼此最原始的控制欲望,给对方充分的自由。他们只要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他们之间的爱是真爱,至死不渝。感兴趣的可以去看《波伏瓦传》。
让我们继续跟着太傻寻找爱。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