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当代课程改革的焦点
§ 现行的学校课程存在的三个断层
①现行课程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断层。
②现行课程与学生身心发展的断层。
③现行课程与现代学科发展的断层。
§ 教学目标
* 教学的目标不再是教师知识独白的传递信息过程,而是创造情境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去解释信息,师生共同参与知识创生的过程。
* 学习作为建构知识的活动一方面,成为学生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的历程,另一方面还超越原有的个人化行为成为群体合作的行为成为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发展的契机。
§ 学习观转型的理论基础
⒈“整体教育”理论——它是一种把焦点置于关联的教育,逻辑思维与直接思维的关联、身与心的关联、种种学科知识领域的关联、个人与社区的关联以及左脑与右脑的关联等等。
席尔威斯特的“全脑学习理论”强调课堂教学的原则应该是:
⑴注重引导学生的知识技能,而非精确的计算强加在学生身上的知识技能。
⑵鼓励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统,而非强制学生束缚在现成的分类系统之中。
⑶重视叙述式的信息内容,而非解说性的文本。
【感悟】人的大脑左半球主要处理语言、逻辑、数学和因果等功能。而右半球则是处理节奏、旋律、音乐、图片和做白日梦等的功能。所以我们学习是应该充份利用左右脑共同运作使我们在情绪高亢时记忆所有的信息,在课堂上老师创设情境,比如投放与本节知识相关的图片、影片,来帮助学生激励左右脑所有智慧和感觉使学生学习更加快速。
⒉“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每个人都具备所有智能元素。大多数人的智能可以发展到充分胜任的水准,智能通常以复杂的方式统合运作,每项智能都有多种表现方法。
⒊“全语言”理论——在完整的语言和社会情境中尊重学习者为一完整个体。去学习整体的语言。全员学习的焦点是在真实语言事件中所包含的意义,而不是在语言本身。全员课堂中允许并且鼓励运用各种不同形式的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
⒋“建构主义”理论——学生必须积极建构意义,通过内在对话与思考过程,与他人互动,来理解脉络与解决问题。
第二节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定位
§ 解析研究性学习
*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通过问题解决的方法发展问题解决能力的一种学习形态。
* 问题解决学习的特质
⑴由于问题本身存在某种程度的模糊性,因此,解决办法也存在某种程度的模糊性,解决着可以从不同观点与角度来解析问题,发展多元的复杂的原理。
⑵真实情境。这是研究性学习的生命线,所谓真实情境是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具有现实意义。
⑶渐进式解决。问题解决的过程,大体囊括了问题设定、问题探究、问题的解决与表达三个阶段。
⑷发展性评价,这是一种尊重个别差异及与学生实际表现的评价方式。
【感悟】评价的重要性,个人认为老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及以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老师的评价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来进行评价,每个学生他的能力不同所以进步也有所不同,但有进步,就应该有正确的评价。请假也可以你不学业成就测验的不足。还可以提供更多的反馈信息使学生的个人发展的价值得到肯定和提升。
* 研究性学习的特质——跨学科性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超越了传统的课堂、传统的学科、传统的评价制度,牵涉自然,社会,文化及人类自身的崭新的课程领域。
* 研究性学习的另一特质——实践性
研究性学习通过探究活动、表达活动、交流活动,增长学生的实践技能——探究、表达、交流的技能。
* 研究性学习的鲜明的特质——体验性
人是通过体验而成长的。体验可以开启我们的理解力恢复一种具体化的认知感。
§ 研究性学习立题标准准则
⑴理论准则——指研究内涵符合专业性,研究论述基于相关理论,能够展开分析批判。
⑵逻辑准则——指研究问题的产生合乎逻辑研究动机,具备教育意蕴。
⑶实用准则——指研究的应用性,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绝不意味着可以背离真理与伦理的范畴,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第三节 研究性学习与课程行动研究
* 勒温说:“没有无研究的行动也没有无行动的研究”。
* 埃利奥特的界定行动研究是指“社会情境的研究,用来改善社会情境中行动的品质”。
§ 解析课程行动研究
所谓课程行动研究是一种基于研究的问题解决过程。其研究的主题源于学校环境的脉络实施过程兼具研究与行动两大侧面。
*课程行动研究的范围囊括了课程发展、教学方法、学习策略、教学的管理与控制、教师的专业发展等诸多侧面。
* 课程行动研究的三个基本理念
⒈教师即研究者
教师的工作不仅要被研究,而且要由教师自身来研究。问题的解决总是在实际的情境之中进行的,所以研究着要对工作情境做出批判性分析。
⒉课程即实践。课程是一种实践活动,施瓦布把学科、学习者、环境和教师视为“课程四要素”四者缺一不可。
⒊课堂即实验室。教师的教学任务在于提出课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发现答案。教师的重要角色在于鼓励与激发学生无限潜能的发展。
【感悟】课程行动研究对于一线的老师,研究起来有一定的制约性,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可以增长老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所以教师更应该与姐妹学校合作,与大学研究所合作,一起进行研究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