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一本《异类》红遍大江南北,“一万小时法则”似乎也变得家喻户晓。一万小时的练习时间是从某个时候开始坚持练习,平均用时为10年;如果从一个人6岁开始持续练习,那么经过10000小时的练习,大约到16岁,这类孩子大概就是我们眼中的“神童”了。
什么?你说你没读过《异类》,没听过一万小时理论?赶紧百度一下科普科普。
“一万小时法则”法则是什么?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
“一万小时法则”的关键在于,一万小时是最底限,而且没有例外之人。没有人仅用3000小时就能达到世界级水准;7500小时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时——10年,每天3小时——无论你是谁。这等于是在告诉大家,一万小时的练习,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摘自百度百科
作者在书中举出的橄榄球队员的例子,仿佛是一种蝴蝶效应。由于出生时间不对,导致不能被选入优秀的队伍;由于不能被选入优秀的队伍,导致不能接受精良的练习;由于不能接受精良的练习,导致才华最终会被埋没。看到这里,似乎有点命运天注定的感觉:难道一个人成功与否在一开始就被决定了吗?而且需要十年那么久,已经步入30岁的我,十年的时间似乎有些太长了点。可能有不少人和我一样,看到这里,就像是刚喝了满满一锅鸡汤却被瞬间浇了一盆冷水的感觉。
且慢,让我回头再仔细看一看,作者不是说的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吗?这个“专家”和我们普通定义的“专家”可不一样,这里的“专家”是指的是精英,是一个领域的顶尖人才,诸如达芬奇、莫扎特、乔丹之人;但绝大多数人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发出光和热的。退一万步说,即使坚持练习5000个小时,你也会比大多数人强得多。这样想想,是不是瞬间又鸡血满满?
那么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呢?如果你想成为一个领域的顶尖人才,OK,付出10000小时来练习吧。
可是这样就行吗?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里对此又作了进一步的分析。这里的10000小时绝对不是简单的练习,而是“专注的”练习——之所以打上引号,就是为了强调这个“专注”。一个人每天的精力就那么多,注定了不可能保持无时无刻的专注。据统计,一个人平均每天专注的时间大概是两到三个小时,那么如此算下来,确实是需要10年那么久的专注和持续的练习。
套用古典小说里的话来说,这里大概也会经历三个阶段: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用几十个小时的时间通读所需要的知识;再用几百上千个小时来消化;最后达到活学活用的境界。
反思自己
作为一名理科毕业的学生,一直觉得外语专业是非常神秘的专业,尤其在近年发现自己对外语有极大的兴趣之后这种感觉更甚。之前我在网上拼命搜索外语系的大一学生是如何开始学习笔译,老师是如何教学的,可是搜索无果——网上大多说的都很笼统。
静下心来,我不禁反思,我到底是想找什么样的方法呢?其实最笨的方法往往是最管用的,一个字——练。熟能生巧,这是明摆在眼前的事情,但我却视而不见。为什么?一个字——苦;最笨的方法也往往是最艰苦的。如今各种方法论大行其道,博的就是眼球,因为大多数人想要捷径。方法论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最终你的专注练习时间一定不会比那些靠笨方法练习的人少。人的思维形成是需要时间的,这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所以我不再想那些方法论,踏踏实实地练习才是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