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一个很普通的周六,4月9日。要说为什么选择今天写下这些话,我找了一个略显不同的缘由,这天我发了一条微博:“哭晕,跑口需谨慎!谨慎!谨慎!!!”
“应该写成记者手记,记录下来”。——友旧巴士在听了我讲述为什么“谨慎”后说
记者手记这东西,我不是没想过。但想的更多的,是业务积累。我从小对记者和新闻心向往之,然而一路走来从来没有接受过一节正轨的新闻理论教育。甚至写的第一篇“新闻稿”居然是参加北青报复试的考题。所以对入行做记者,我既兴奋又敬畏,担心我这样的“不专业”会闹笑话。
对,最初想写手记,就是为了业务总结,不闹笑话。但最终业务总结的方式在实践中变成了撸串吐槽。
从2015年7月29日发表第一篇豆腐块到现在,过去了8个多月,254天。正如之前在内刊看一位同事写的:记者的回忆是一个一个新闻事件串联起来的。如果对这段时间做个梳理,我能想到的,也是每篇稿子背后的故事。
所以,于自己而言,记录下来,还是有意义的。
在我不长的从业经验里,记者的形象一度从清晰到模糊,再到渐渐清晰中。“最接近真相的人”,这是我在第二个阶段所认识到的记者形象,尤其在面临一条条宣传要求的时候。
所以,于真相而言,记录下来,是很有必要的。
已经出现了回想一件事情却闭目静思而不得解的程度了,脑容量日趋不足,因此当旧巴士用祈使句建议我的时候,我一边嘴上否认和拒绝,一边打开了一个新的空白文档,写下这些话。
其实我今天是打算发一条朋友圈的:“啊多么痛的领悟”。一眨眼,今天已经过完了。(2016年4月10日12:49,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