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红猪崽本科专业为行政管理,跨专业考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专业。2018年被录取,2021年7月顺利毕业拿到双证。本系列是对整个考研和读研经历的梳理,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帮助更多想要考研的朋友。
考研的前期工作完成后便进入全面复习备考阶段,本文章内容适用于偏文科且背诵记忆内容较多的专业。
一、时间安排
备考过程中,把控时间节点是头等大事。也许有人会问,考研备考是不是越早越好?根据我的个人经验,答案是否定的。大方向上,我个人建议全身心投入备考(指每天去图书馆全天学习)的时间不要超过一年,否则时间战线拉得过长容易使人产生疲劳和厌烦的情绪,即使坐在图书馆也只是心不在焉,平白浪费时间。我个人而言整体备考的时间用了9个月,除了整体的时间安排,细分到每一天的时间安排也很重要。
我个人在早上的精力会比较好,因此早上主要安排专业课内容的学习和记忆。中午午休结束后则会开始政治这一科目的学习。由于我本身英语的基础比较好,因此英语这一科目的学习通常安排在晚上,相比起其他科目,复习的时间会相对短。
有些人可能觉得我一定要和别人一样每天都泡在图书馆直到闭馆才出来,这样才是有效的学习方式。每一个人的精力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相比起效仿别人的时间安排,真正了解自己的复习进度并动态调整复习时间才是效率最高的方法。
二、专业课备考
(1)全面复习。复习过程中绝对不能抱有侥幸心理,看了历年真题发现某一考点不常考就略过去,这是备考过程中的大忌。随着研究生考试难度的增加以及报考人数的上升,不排除考试题目本身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加上有的院校本身出题的方式非常多变,因此全面复习才是应对的唯一且最好的方法。
(2)重视概论类书籍。跨专业考生备考最大的难点在于要在短时间内熟悉并掌握别人花了四年学习的内容。要掌握这些内容绝非易事,因此从一开始就要掌握复习的方法,概论/导论类书籍就能起到作用。这一类书籍通常是对该领域或学科的一个综述,通过阅读这类书籍,能够有效地帮你在短时间内掌握该领域的主要内容和框架,在这个框架指导之下才能有的放矢地准备专业课的复习。
(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相信大家从小到大都听过这句话,专业课复习尤其是涉及大量知识点记忆的学科,一定要动笔。我这里的动笔有两层含义:
A.整理书本框架。怎样才算有效复习专业课?把某一章节内容复习结束后,合上书本能将书本的内容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出来,一方面这是检验你复习的效率,另一方面,整理出来的框架图能在最后复习的收尾阶段作为提纲查漏补缺。
B.朗读、背诵和默写。大量的文字内容仅靠眼睛看是不足够的,在备考期间,我每天早上都会在图书馆外朗读当天需要记忆的内容,朗读结束后将内容默写下来。当你真正这么做的时候就会发现你所记忆的内容与最终默写的内容往往会有一定的出入,因此最后的默写的步骤能真正检验你的记忆效率并纠正其中错漏之处,以便安排下一步的复习计划。
总结:从整体复习的时间到每一天的时间安排,自己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根据每一个时间节点来安排自己的复习计划,多读多写是牢固记忆的制胜法宝。欢迎大家通过评论和私信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