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开读后感
第二期朗读者播出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蒋雯丽读的《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我很早就读过这篇文章,虽然那时小,不懂事,但这篇文章,却给了我幼小的心灵一次强大的震撼!
林清玄先生写的散文似乎很能抓住孩子的心。比如这篇《心田上的百合花开》,一株百合成长的过程,一株百合坚强又艰难的成长,竟是这么的壮观,这么地激烈,这么的振奋人心。有时想:为什么这篇文章会使我们感动呢?也许是那一株百合映射我们身旁的某类人吧。
那株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成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熙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我都要开花!”。正是百合这个想法,才使我们感动,是啊!我们做任何事都是给自己看的,不管有没有人直接或是间接插入,从中直接受害或是受益的人都是自己。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就像那株百合为什么要开花一样,只是为了我们自己。曾经有个儿子问他的父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父亲回答:“如果你只上了一年学,就如那烧柴的木头,一会儿就没了;如果你上了三年学,那可能是一个木制的玩具,有一点点用处,但只有一点点;如果你上了十年学,那么你可以被制成一个家具,给人提供方便;如果你上了十五年学,那就不一样了,你会被做成屋梁,撑起一片天地!”。只有有文化,并且好好用文化,才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在哪儿?我听到到一种答案,就是当你看到夕阳余晖和飞鸟时,吟唱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而不是:“哇塞!好多鸟!”。真正的文化,是充实自己,而不是给他人看的。
那株百合,为自己而活,那么我们要为自己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