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正月初三这一天,还是下着雨。
今年的春节前后,感觉承包了整个雨季,下雨天出门比较麻烦,路面湿漉漉的,天气的阴沉给人一种很沉闷的情绪。
今天是外婆的忌日,我跟爸妈早早起来吃早餐后,出发前往老房子。
时间过得真快,已经一年了。
到了目的地,那是一栋两层的老房子,那里已经来了不少亲戚,大家互相打声招呼,拜个年。
也许是因为刚好是过年,也许是因为已经过去了一年,没有那种悲伤的氛围,互相问了近况,偶尔会提及过往,更多的是接下来仪式进行的事项安排。
印象中的外婆是很开朗乐观的,脾气也好。好像没见过外婆发过脾气,甚至生气的次数都很少。
外婆很喜欢打牌,时常在房子前面的小卖部那,跟邻里的几位老头老太太一起打牌娱乐。外公好像也很喜欢打牌,不过我对外公的记忆就很模糊了,好像外公逝世的那年,我才四五岁。
但每次我们去外婆家,外婆都会放下手里的牌,然后带我们去玩,去买好多好吃的零食。
可以说我的童年那些快乐的时光,跟这栋两层的老房子有关,跟外婆有关。
听戏,看那种露天电影,抓蚂蚱,抓鱼,田野里奔跑.....
那时候的童年,很少看电视,更没有手机,只有草地,田野,河边的风,还有那无忧无虑的时光。
02
老房子前面是一条大水沟(毕竟那不是课文里描述的小河小溪的),或者称呼为小水池?随意吧....
旁边有一棵不知名字的大树,它的叶子很像苹果,小时候以为那就是苹果树,可任我怎么等,它都不长出苹果来,还失望了好一阵子。
“大水沟”的对面是祠堂,祠堂前面有一大片空地,到了傍晚,那里会架起一块大屏幕,然后播放着老电影。
我们时常吃完晚饭后,就带上小板凳,早早地占好位置。
电影大部分是黑白电影,印象中好像大部分是李小龙,成龙等这类的武打片,那时候的我们哪知道电影讲得是什么,就图个新鲜罢了。
往祠堂的右边走去,有一条小路,穿过小路是一大片草地。现在那里建了篮球场和市场,以前那里就一大片的荒草地。
这一大片就是我童年的游乐场,我跟小伙伴们就在那抓蚂蚱、抓蜻蜓,然后带回家养着。
记得有一次我抓了两只蚂蚱,放在一个罐子里,隔天醒了,蚂蚱死了,我哭了好一会,后来我放弃了养蚂蚱,改成去河边抓鱼。
在有那种大型的祭拜庆典上,那里会搭起一个舞台,然后有真人上台唱潮剧,这是大人们喜欢的节目。
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台下周围的那些小吃摊才是快乐源泉。有各种各样的烧烤、爆米花、棉花糖、各种甘草水果等等。
还有各种娱乐项目,比如套圈、打气球。还有人在那摆摊画画,就那种给他你的名字,然后他用画画的形式画出来。当时我跟我妹各买了一副,现在还放在家里。
孩子的快乐总是那么简单而纯粹。
童年的美好在于它的真实,无忧无虑,肆无忌惮。
03
再往前走,可以看到一个小湖泊,以前那里可没有现在的围栏。
四五岁的我,跟表姐在湖边玩,调皮的我,闭上眼睛走着,然后就扑通一声,掉进湖里。幸好那时候湖边有位伯伯,他跳进湖里把我捞上来。
如果你要问我掉进湖里的时候是什么感受。我还真不记得了,那时候小,确实也恐惧,毕竟如果没人捞我起来,那就严重了。
吓得表姐跑回家喊来了大姨,而我只记得,那时候湖边围着很多人,被捞上来的我一直呛着,大姨来了后,感谢了伯伯,然后带我回家洗澡。
之后我跟表姐一直被挨骂着。
而那位素未谋面的伯伯,至今我也不记得是谁,但很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很感谢那举手之劳,很感谢那朴实的乡亲。
04
外婆家走一小段路就到舅姥爷家,从舅姥爷家再走几条巷子就到大姨家,从大姨家到二姨家就远了点,不过也就十分钟的路程。
小时候的我,这家吃吃,那家玩玩的,特爱走那些老房子的小巷子。
就算现在,我每次去那边都尽可能的选择走这些小路,很多老房子都没人住,也没人去重建,就在那,破破烂烂的,曾经热闹的街道,那些小店也倒闭了。
看着熟悉的路,心中还是窃喜它的存在。
如果可以,真想回到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
回去见那位疼爱我的外婆。
愿您在另一个世界也能一直乐观开朗。
/小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