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可能以为我要以一种牢骚满腹的心态来表达对生活的不满,其实不然,我希望自己以一种客观的,平和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生活,认识到这是一种常态。
为什么想起这样一主题呢?确与抖音有关。我经常间歇性的沉迷于网络短视频,在上面可以看到很多陌生人的生活,对那些灯红酒绿的欢乐场景一度艳羡不已,相比之下自己的生活则显得畏缩了。我对自己这种小心翼翼的日子时常感到焦虑,觉得自己的二十出头怎么这样的平凡和无所作为。在这种焦虑之下,有时我也会用酒精来麻痹自己,可能是喝的少的缘故,我并没有那种酒醉癫狂的状态,反而觉得喝点酒让我更加清醒了,于是我试图拨开眼前的迷雾找寻焦虑的根源。其实短视频app基于算法把我喜欢的类型推送了更多给我,久而久之,我以为那些说走就走的旅行,那些肆无忌惮的放纵就是生活的全部,实际上却忽略了这些我艳羡不已的东西可能也是别人生活的一个瞬间,而这个瞬间可能是在被领导骂了之后,也可能是在回家给孩子洗尿布之前。由此我觉得可能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由一连串夹杂着痛快的平凡段落拼接而成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要么延长那些痛快的瞬间、要么就是找到平凡的意义。可是,我转念一想,那些痛快的瞬间之所以令人难以割舍就在于它的稀缺,如果它也变得像平凡一样平凡可见,还那么可贵吗?所以我更加认为找寻平凡生活的意义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其实,从长时段的历史来看,我们每个人每天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在为他人做嫁衣,我们甚至不能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我们以为的享受其实并非如此。那么既然我们很难享受到自己的劳动果实,如果再不去找到这些劳动的意义,不就更加生无可恋了吗?
实际上从内心来讲我是喜欢这种平凡生活的。从18年开始我走上了教师岗位开始了教书育人的生活,在听了无数次别人对教书匠的嘲讽之后,很庆幸我依然热爱它。因为它帮我躲过了就业市场上的兵荒马乱,逃过了那些主管,客户面目可憎的样子。其次,我真的很喜欢它。每次看到那些天真清澈的眼神我都激动不已,职业的特点使然我必须小心翼翼。这一年多来,班里的大小事务我事必躬亲,我经常跟班督促,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其实我为什么要经常跟班呢,缘于我经常从最坏处思考问题,觉得万一我不在那些懵懂无知的少年又惹出什么乱子来怎么办?出现安全事故怎么办?哪怕真的只是万分之一的可能,我也必需把它掐死,所以我必须小心翼翼。这样的做法,说的好听一点是出于责任,是关乎爱心,难听一点其实就是胆小。可是想到万一孩子们出现了一些不好的事情我该会多么的内疚啊,所以胆小一点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看着母亲越来越显疲惫的面容,我也有些小心翼翼。我真切的知道为人子女在父母日益衰老的时候要做的就是孝顺,而其中顺从父母的心意,让父母顺心又特别重要。由于母亲的观念与我的想法有很大的差别 ,所有在和母亲相处时,我就要非常小心,注意分别事情的轻重和大小,可是同样一件事情它的轻重、大小在我和母亲看来则有明显的不同。比如,我买了一件网上很流行的袄或者牛仔外套,在母亲看来却是绝对不能穿出去的,因为她觉得穿这样的衣服很丢人,那么在母亲的顺心和我穿这件衣服这么两厢比较之下,穿自己以为不错的衣服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尤其是面对新事物,由于认知差异可能会产生更大的矛盾了,那么为人子女则既要坚定选择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又要采取一些更为隐蔽迂回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