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为微信公众号“屿与雨欲语”,ID:羿屿丞,文责自负。
世俗总存偏见。信仰、种族、地域总被划高低贵贱,同质化的社会被分得四分五裂,就连友情也遭受着偏见的折磨。异性友谊是个敏感的话题,有对象的女生大多不希望另一半有所谓的红颜知己,男生也同样,网上更是充斥着对异性友谊病态的解读。我认为异性纯洁的友谊存在,比起同性友谊它更需要理性和思考。
首先,异性纯友谊本身就是对异性友谊纯洁性的一种亵渎。我们说同性友谊,不会说同性纯友谊,既然有异性纯友谊,那是不是也有异性不纯友谊。都不纯粹了,那还能叫友谊吗?所以不妨将异性纯友谊改称为异性友谊,男女友谊,男女友情就行了。说异性纯友谊反而是在模糊化友谊的含义。
其次,我想说纯洁并不意味着对对方从来没有产生过好感。既然两个人能够建立友谊,就说明对方有优点并且俩人相处是正向的。而且异性相处往往掺杂着朦胧暧昧的情愫,那种对于两人可能在一起的幻想。正是这种暧昧让人对友谊的纯洁性产生怀疑。
我认为异性友谊不能掺杂暧昧,也就是友谊关系中的两个人不能对建立恋爱关系产生幻想。那么对恋爱关系不产生幻想我认为有这三这种情况:一、双方都是同性恋;二、两人曾建立过恋爱关系,并且一致认为恋爱关系产生的矛盾两人无法调节,朋友是最合适的关系;三、对方不是理想的恋人类型。我们具体讨论下第二种情况下友谊存在的合理性。
许多人的恋爱关系并非从朋友关系发展而来,而是在相互不够了解的情况下,对对方产生滤镜般美化过的好感,快速建立起亲密关系。这种亲密关系往往会在分手后彻底破裂,不会在分手后做朋友。因为对对方最初的好感是包含在这份恋爱关系中的,分手后所有对对方的思考,都是从前任这个角度出发,而不会从恋爱关系确立前曾经的朋友这层关系。
而如果两人本身是很好的朋友,类似于铁哥们,因为某些原因建立起了恋爱关系,若不是因为道德因素结束关系,而是因为恋爱相处模式不合适,分手后有概率继续做朋友。并且会相信两人更适合做朋友,谈恋爱会有非常多的矛盾,也就是成为了第三种情况。对方不是合适的恋人类型。有些人需要谈了之后才明白对方不合适,也有些人相处一段时间便知道对方不是自己理想的恋人类型,我认为从第二种情况到第三种情况的异性朋友关系更坚定。
在第二种情况下建立的纯友谊也并非坚不可摧。旧情复燃是一大影响因素。明明知道两人恋爱的相处模式会造成麻烦,但还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时过境迁,两人已有了显著改变,能和睦相处。其实,这也陷入了恋爱关系破裂后建立友谊的另一个陷阱。
在友谊关系中,人更加包容,因为友谊的亲密关系程度弱于恋人关系。人们较少暴露自身缺点,而且见面频次显著降低,见面基本在节假日,心情比较放松。认为两人的相处无论是恋人关系还是友情关系都可以一样好,正是这种错觉,导致人葬送友情关系。
这是从精神角度,或者说恋爱角度分析异性友谊存在的可能性,也就是能建立异性友谊的双方不能对两人的恋爱关系心存幻想,更不能把友谊关系相处时的舒适认为恋爱时也能如此。因为亲密关系程度不同,我们对朋友更包容。也可以得出,朋友虽然不及恋人亲密,但这种关系让我们更舒适。
接着我们从生理角度,也就是互联网最喜欢诟病的唇友谊角度分析。生理角度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蠢”和“坏”。先说下“坏”。在同性友谊中,和自己的兄弟闺蜜出去玩,我们是不可能想要和他亲吻。那么某些人认为男女友谊可以是唇友谊完全就是在歪曲友谊。异性友谊和同性友谊只是在交往的双方性别有所差异,并且需要一定的理性和思考。和同性相处怎么样,和异性朋友也如此。这群人模糊男女边界,用友谊的名号行恋人关系能做的事情,并且用友谊来洗脱责任。
还有一群人本身也努力渴望建立异性友谊,尊重对方,也尊重自己。但他们高估自己人性,低估了人兽性。这种人就是属于“蠢”。在与朋友一起出去玩时,最好是多个人结伴而行,不要孤男寡女,高估自己的道德约束力。又比如有些人会选择去一些酒吧玩,酒后糊涂,事后后悔。所以人既要有道德,也要聪明,做事情要提前考虑后果。
就大环境来说,男女对立如此严重,一方面和互联网渲染的歪风邪气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人们对异性友谊的误解有联系。中国传统教育理念强调“男女授受不亲”,小学和异性玩的孩子往往会被当做异类,很少孩子能受到男女关系的教育。我们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教育,还更需要更多关于爱的教育,这份教育不仅仅是爱国教育,更需要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教育。爱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无论是异性友谊还是同性友谊都需要不断学习。